在15日舉行的2013中國資產評估論壇上,與會人士表示,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新型業態的崛起爲中國評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提出了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書面致辭中指出,評估行業要積極拓展業務領域,服務經濟體制改革;主動適應政府職能轉變,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完善自律管理體制,切實加強行業監管;推動專業創新,加強對金融衍生品價值評估等新領域的研究。加強行業基準數據庫建設,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市場前景廣闊
樓繼偉表示,20年來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完善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將爲資產評估行業催生廣闊前景。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會長賀邦靖介紹,經過20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逐步發展形成擁有3萬註冊資產評估師、3000家資產評估機構、評估業務年收入超過80億元的行業規模。
國務院國資委副祕書長郭建新肯定了資產評估行業對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發展的積極作用。他表示,隨着國企改革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會對評估機構的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據統計,去年全國國有資產監管系統辦理的資產評估覈准和備案項目達1萬多項,評估後淨資產達2.98億元,創歷史新高。
“資產評估作爲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爲我國經濟轉型不可獲取的專業服務力量。”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安青松指出,資產評估提升了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2011-2012年,資產評估業服務IPO公司121家,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982億元。
轉型迫在眉睫
賀邦靖表示,下一步,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要立足改革發展大局,推進行業轉型升級。要着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跟進評估服務。要堅持科學發展和創新管理,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金融”等前沿概念被多位與會人士提及。安青松引用美國電動車企業特斯拉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創造200億市值的例子並提出,傳統資產評估發現價值的方法和路徑需要在信息技術革命和互聯網經濟中,與市場機制發現價格的功能有機結合。
在資產評估企業“由單純爲產權交易服務轉變爲爲產權交易和價值管理並重服務、由單純鑑證爲主轉變爲鑑證和諮詢並重”的過程中,新興業務領域也意味着新的挑戰。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張天強表示,當前不少新興產業利用信息技術優勢並藉助傳統金融機構的商譽、品牌、客戶資源,共同出資建立大數據時代的金融企業,這需要資產評估行業不僅要客觀評價銀行的價值,還要細分每一項要素未來能爲公司帶來的價值。
在構建社會公平秩序方面,財政部企業司司長、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劉玉廷表示,需要圍繞司法公正產生的資源補償、拆遷補償、災害補償等資產評估,圍繞社會公平衍生的社會評估服務,圍繞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通過資產評估爲技術產權轉讓、海域使用權、碳資產、林權等領域提供公平價值尺度。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已針對文化企業、金融企業等新型業態的資產評估問題開展研究。《資產評估法》草案今年8月完成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該法在對公開徵集的3萬多條意見進行分析整理之後將進入三審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