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9月30日午夜,美國國會山仍就政府關門危機爭吵不休,儘管世人震驚,但身在其中的美國國會議員似乎尚未意識到迫在眉睫的問題並非論斷對錯,而是如何將美國政府從危機邊緣拉回安全地帶。
當然,短期來看,美國政府歇業造成的損失仍在可控範圍:安全部門還在恪盡職守,退休老人也可照領養老金,太空宇航員更能繼續在國際空間站自由呼吸。而身處漩渦中心的美國聯邦政府機構中約有80萬非關鍵崗位工作人員停薪休假,另有130萬人則處於無薪工作中,除非預算到位,這些“義工”目前僅處理緊急工作事項。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預計,美國政府每停轉一週,其或導致美國第四季經濟增長率降低0.1-0.2個百分點,而這一受損程度還算溫和。但長期來看,美國政府停擺的破壞力頗爲深遠:首先,本次停轉揭示出美國聯邦立法程序出現深層次問題,這種極端化處理方式很可能在諸多方面導致執政癱瘓;再有,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10月17日前仍難以彌合分歧,危機很可能進一步擴大。
其實,美國政府內部因兩黨之爭產生的預算危機早已屢見不鮮。據統計,自1997年以來,美國國會從未就財政預算按時達成一致,政府也因此被迫多次關門。不過此次停轉不同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共和黨議員並非反對預算本身,而是要極力阻止奧巴馬總統大力推行的醫療改革,並通過減少預算開支達到剝離醫改資金的目的,從而親手扼殺奧巴馬上任以來最大的改革舉措。
《經濟學人》雜誌分析,事到臨頭共和黨很難真正達成阻止醫改的目的,因此他們才退而求其次,改爲尋求拖延醫改。而拖延醫改雖聽上去更加可行,但這一舉措很可能影響整個醫改進程,最終使醫改難以爲繼,奧巴馬政府顯然不會聽之任之。再有,共和黨此次迫使政府停擺大有無政府主義之嫌,對美國立法體系已構成威脅,因此奧巴馬政府也不可能任其爲之。
截至本月底,若聯邦政府仍無法提高債務上限,山姆大叔就將面臨另一危機--債務違約。一向依靠強勢美元坐穩全球頭把交椅的美國,之所以能以低廉成本在全球大借其款,正是依靠其看似“堅不可摧”的政府信用,若其商譽因債務違約毀於一旦,美國很可能再次陷入經濟蕭條,其後果或等同於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的狀況,而全球經濟也將因此受拖累……上述後果遠甚於美國政府關門帶來的影響,除非華府瘋了,否則它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總之,即使奧巴馬推行的醫療改革錯漏百出,共和黨人也不該以債務上限做籌碼,置美國前程於不顧。《經濟學人》建議,當前美國共和黨議員應助力通過一份乾乾淨淨的預算決議,並暫時擱置其對醫改法案的不滿,同時協助奧巴馬政府提高債務上限。而從長遠來看,美國國會內部兩極分化的矛盾已箭在弦上,亟待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