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經濟企穩露端倪,強力回升料難現

 

  22日公佈的8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爲50.1,創4個月新高。業內專家表示,受此前穩增長政策和企業補庫存活動拉動,製造業景氣度出現回升。此前公佈的7月工業用電量、工業增加值等數據也顯示經濟增長呈現企穩跡象。

  對於經濟反彈的力度和持續性,多位專家表示,今年經濟增速有望圍繞7.5%的中軸波動,不大可能強力回升。由於當前經濟並未處在危機狀態,而是在7%-9%這一新的增長區間,因此宏觀政策在保持擴張性財政的同時,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

  近期美國QE退出預期日漸強烈,新興市場受到資本流出衝擊。專家表示,在美聯儲最終收緊政策之前,新興市場仍有主動調結構以強化經濟內生動力的時間窗。針對短期熱錢流出帶來的資金面緊張,央行除逆回購外,必要時不排除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經濟形勢逐漸好轉

  “目前經濟形勢是略有好轉,但反彈力度恐有限。”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範劍平表示,與出口、PMI相比,工業品價格走勢更能準確反映經濟走勢。近期鋼材、煤炭、水泥等工業品價格上漲,確實反映出市場供求關係改善,經濟正從底部企穩回升,未來經濟增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對於經濟反彈的延續性和力度,多位專家表示不可過於樂觀。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祕書長王建曾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將觸底反彈,並進入新一輪的高增長。但後來他修正了這一看法。他認爲,預期的大結構調整並未到來,外需仍然低迷,國內的生產過剩沒有內需出路,經濟增長就走不出低迷格局。

  王建表示,上半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一季度的30.3%提高到53.9%,說明增長對投資的依賴更強了。但在20.1%的投資增長率背後,是在建項目增長18.8%、新上項目增長15.1%,製造業增長17.1%、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9%。統計局公佈的投資增長率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增長率,製造業與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率低於總的投資完成額增長率,說明產能釋放高峯已逐步過去,而在建項目投資增長率與新上項目投資增長率較總投資增長率呈臺階式下降,說明未來的投資需求正在明顯萎縮。上述數據在7月份仍呈現相似格局,沒有明顯改善。

  範劍平表示,目前工業去庫存的過程十分艱難,並不徹底,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反彈的力度。就去庫存而言,如果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低於工業生產增速,只是相對去庫存;如果企業產成品庫存負增長,則是絕對去庫存。目前的情況是相對去庫存,且庫存增速一度降到7%左右之後又回升至8%,說明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又重新投入生產。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爲,自6月底以來,政府和央行採取行動使銀行間市場利率保持相對穩定或“緊平衡”狀態,信貸增長的逐步放緩將拉低四季度經濟增速。經濟上行和下行風險較爲均衡,預計三季度GDP環比增速將溫和反彈,同比增速將穩定在7.5%;四季度同比增速可能降至7.2%-7.3%。

  必要時可考慮降準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2010年以來,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主要是受金融抑制的影響,結構性貨幣供給不足導致資金利率越來越高。由於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貨幣供給,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過高,經濟增速自然會降下來。因此,應將金融緊縮轉爲金融擴張。今年7月以來,央行每週都是貨幣淨投放,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力度相對不足,“高利貸”依然氾濫。他建議,下半年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加大力度解除金融抑制。

  範劍平表示,儘管上半年信貸高增長,但具體有多少信貸資源支持了實體經濟存在疑問,其中一部分恐怕用到了地方債務的借新還舊。下半年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信貸增速可能放緩,但對於保持經濟增速“七上八下”已足夠,而且資金面的緊平衡更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於短期熱錢流出可能造成的資金面波動,央行將通過逆回購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來保持信貸平穩,不會明顯收縮。

  面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中央多次強調“上下限”的思路,出臺多項“微刺激”政策,如減稅、棚戶區改造、軌道和高鐵建設、節能環保、消費升級和信息消費等。政策的着眼點仍在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係,而不是單純的加槓桿和刺激經濟增長。

  “事實上,決策部門已開始採用供給學派的藥方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宏觀上採用中性貨幣政策加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組合,微觀上通過放松管制、減免稅收等措施來釋放企業活力。雖然見效慢,但這樣的經濟增長更可持續。”範劍平表示。

  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

  專家表示,基建和房地產投資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未來也將面臨結構性調整。

  王建表示,目前應明確以城市化爲投資方向的政策取向,從根本上改變現有不合理的城鄉人口比例,從而使社會總供求從失衡轉向對稱。城市化投資不僅會在短期內創造出投資需求,還會在長期內創造出龐大的消費需求。

  範劍平表示,配合城鎮化建設,基建投資應在鐵路、高速公路網絡、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着力。對於房地產投資,隨着房地產價格走勢呈現地域性分化,應進一步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能只關注房價,而應從產業結構調整角度來規劃。例如,三四線城市控制節奏、一二線城市加大周邊地區土地供應。

  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出現回升勢頭。範劍平表示,由於城市綜合實力相對不足,經濟、教育、醫療、社保體系等方面有待完善,不少三四線城市面臨人口外流問題。然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新開工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風險正在集聚。受經濟產業轉型、人才流入的影響,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供應不足。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的房地產風險較小,中部地區房價風險偏大,西部地區由於經濟產業發展較弱,風險偏大,形成西北風險集中圈。

  “房地產調控應避免一刀切,土地出讓指標不應再平均分配,而應根據城鎮化帶來的人口流動進行結構上的調整。”他表示。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證網 2013-08-23)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Article
·雪迪龍中期淨利3510萬 增長22%
·五糧液中期淨利58億同比增15% 預收賬款下降一半
·訂單減少 科陸電子中期淨利降14%
·巴安水務預計前三季增長40%-60%
·滬指週三跌0.29%險守2100 資源股領跌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