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證券報瞭解到,監管部門正研究制定相關辦法,進一步規範天然氣管輸收費,明確天然氣管網的收益水平和計量方法。目前,對新建跨省天然氣管道內部收益率,能源局已按8%的標準進行覈准,未來將進一步研究規範省內天然氣管網內部收益率。業內人士分析,隨着相關政策的落實,天然氣管網利潤空間將逐漸向微利迴歸,從而對天然氣管網公司的長期業績帶來一定壓力。
以往因缺乏建設資金,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遠遠滯後於發達國家。爲了刺激天然氣管網投資,有關部門對天然氣管網建設一直採取鼓勵態度,制定了較高的內部收益率。但隨着天然氣管網建設局面打開,資金瓶頸逐步得到緩解,過高的內部收益率將加大下游用氣的價格壓力,因此有必要壓縮天然氣管網收益率,使其保持在合理的微利水平。
西氣東輸二線覈准的內部收益率爲12%,西氣東輸三線覈准的內部收益率爲8%,已獲得“路條”但尚未覈准的新粵浙管道內部收益率可能也是8%。除進一步規範內部收益率外,有關部門計劃通過制定相關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天然氣管網定位。
國家能源局8月上旬開始就《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徵求意見已結束。反饋的意見大多是要求進一步加強《辦法》的可操作性,特別是進一步明確天然氣管網的定位。中國證券報瞭解到,針對《辦法》提出的“無歧視准入”原則,能源局市場監管司正在研究制定《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等規範性文件,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油氣管網運營的成本分析試點,着手研究成本價格信息報送辦法,爲後續監管工作創造條件。
業內人士分析,無論相關政策具體如何設計,可以確定的是天然氣管網高利潤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發改委此前公佈的價格改革方案提出,未來的方向是儘可能減少中游環節,鼓勵大用戶直供。無論是上下游的直接對接,還是內部收益率的進一步壓縮,天然氣管網公司的價差將越來越受到擠壓。今後管網公司的利潤增長點將寄望於非管輸業務的拓展,而管輸業務只能“薄利多銷”。對於下游用戶而言,管網利潤被擠壓意味着可以用上更爲便宜的天然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