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19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金融體系放在市場體系中闡釋,肯定了前者的基礎性作用。
他表示,中國不缺錢,缺的是長期的錢和股權,這關係到槓桿率和負債率。以往的金融改革對長期資金和股權的強調較少,《決定》則對此着墨頗多,包括地方債第一次登堂入室、建立股權融資資本市場、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建立正確規範政府建設投融資體制、首次提出開發性金融並對政策性金融給予重新考慮。
《決定》第一次提出“對內對外開放”。對內開放包括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金融系統、設立銀行,對外開放包括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及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
他表示,在企業改革方面,《決定》提出“發展職工持股計劃”,這有望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和資本的矛盾。此前的城鎮化沒有特別強調城鄉一體化,《決定》將城鎮化放在“城鄉一體化”的框架下推進,理順了多方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