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出席第22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時表示,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達7.5%,通貨膨脹率在3.5%以下是完全能夠完成的。他還表示,“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它是在特殊條件下實行的特殊政策,在美國經濟逐步穩定之後,是一定要退出的。”
朱光耀稱,“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7%、通貨膨脹率2.5%,剛剛公佈的中國製造業PMI指數是51.4%,實現連續四個月正增長,也是過去18個月以來的最高數值。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就業725萬人,下半年延續了這種良好的就業增長態勢。所以我們看到經濟是在平穩發展,在前期遇到挑戰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政策的有效性、針對性,使經濟迅速向好,而且這種向好態勢明顯。”
朱光耀還分析了全球經濟復甦面臨的挑戰,並稱至少有三個因素需要引起警惕。第一,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突出表現爲美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他稱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其他國家對該問題要有一個清醒的、準確的認識和判斷。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無疑將在新的一年對全球經濟形成一個不確定性的挑戰。
第二,就是歐洲經濟發展狀況的不確定性。“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歐盟將深化改革,推進一體化的政策框架也正在逐步形成,首先是銀行界的一體化政策框架安排。”而歐元區在經濟出現明顯復甦的同時,仍面臨着衆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第三,就是當今世界一些重要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挑戰。主要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政策外溢性更強,對世界其他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有巨大的影響和衝擊。“在今年5月,美聯儲宣佈要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後,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確實面臨着資本外逃、本幣貶值等嚴峻挑戰。這些情況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土耳其、南非都不同程度地有所發生。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金融一體化導致的結果,各國經濟相互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