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大慶)商品交易所(新商所)24日宣佈,將採用“資訊整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金融支撐”的運營模式,全面推進燃料油品種的上線交易,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並提升我國在能源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在當天舉辦的“中國燃料油品種推介會暨能源市場分析會”上,新華社副總編輯慎海雄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燃料油需求市場,也是全球第一大燃料油進口國,但我國燃料油價格體系不完善,在國際能源大宗商品領域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較弱。因此,新商所將加快建立和發佈燃料油價格指數,增強燃料油的國內定價能力,使我國成爲國際油價的制定者和參與者,而不再是國際市場價格的被動接受者。
專家介紹,燃料油作爲成品油的一種子產品,是石油加工過程中從原油中提煉出汽、煤、柴油之後分離出來的剩餘產物,廣泛用於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他工業爐燃料。我國燃料油的主要消費領域包括石油石化、交通運輸、工業民用和電力等。
據新華國際石油資訊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燃料油表觀消費總量爲2426萬噸,同比上升13%,進口量爲1644萬噸,預計全年消費總量將突破5200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67%。
24日,新商所成交大連萬鴻掛牌燃料油2萬噸,交易額1.52億元。慎海雄說,新商所將繼續依託新華社及各方面的優勢,着力構建公信、公正、專業、高效的交易平臺,並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貨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信息發佈中心。
新華社經濟信息編輯部主任焦然介紹,新商所正着力推創自己的基準油交易:一是產量較大,具備現貨交割的基礎;二是具有較高的影響力,能夠輻射某一區域;三是產地交通較爲便利,便於物流和倉儲。
新商所是由新華社下屬中經社控股有限公司控股,聯合大慶市政府和廣東振戎能源集團主辦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於今年4月份正式開業,首批掛牌上線的交易品種包括燃料油、甲醇、白糖、化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