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4日在中國上市公司年會上表示,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潛在市場需求很大。上市公司應抓住改革機遇,真正成爲國家創新的主體,通過運用資本市場融資工具、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注重職業培訓、融入社區發展,適應目前的市場變化,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
她表示,在近期配合上市公司協會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中,感到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潛在市場需求很大,通過向體制機制要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例如,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帶來的市場分割;破除行業壟斷的利益藩籬,釋放市場競爭的活力;以標準升級促進新市場的建立,爲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注入市場原動力。
她指出,目前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軍民融合的市場機遇。通過軍工科技的民用化,提升新技術在實際運用中的穩定性和適用性。同時,通過穩步推進軍工行業的市場開放,可以爲更多擁有創新技術和產品的民品公司找到新市場,引領民品公司的技術升級。
二是海外投資市場的開拓。國際金融危機後,深市上市公司跨境併購投資宗數大幅增長,這是國內企業主動適應國際市場環境變化的戰略選擇,也是值得關注和扶持的方向。在這一領域加快改革,將爲上市公司騰挪轉型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針對上市公司如何應對市場形勢變化、抓住改革機遇促進轉型升級,她建議,首先,企業需要真正成爲創新主體。在構建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上市公司應成爲核心力量。
其次,上市公司需要強化運用資本市場融資工具的自律意識,不能急功近利、涸澤而漁。
第三,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尊重市場,重視投資者,像維護客戶關係一樣維護投資者關係,爭取得到廣大股東和投資者的理解和認同,企業的資本市場戰略纔可能順利實現。
第四,企業人才培養需重視職業培訓,這對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形成至爲關鍵,同時也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第五,企業應重視融入社區的發展,在經營決策和業務活動中主動承擔對社區發展的責任。一方面,不能拖欠圍繞上市公司共生的中小企業的貨款,要按商業合同辦事,爲中小企業創造好的經營生態;另一方面,應主動爲創業企業提供第一份訂單,爲優化當地的創業創新環境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