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國債預發行交易15日順利結束。本次預發行交易標的爲2013年記賬式附息(二十期)國債,期限爲7年。本期國債15日的預發行交易報收4.050%,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個基點。
從交易情況來看,從10月10日至15日的4個交易日中,本期國債合計成交234000手,成交金額2.34億元,日均成交5850萬元。國債預發行的價格走勢較平穩,買賣價差基本維持在1個基點以內,大幅小於同期限現券買賣價差,說明國債預發行的價格發現功能逐步顯現。
專業人士表示,本期國債預發行交易期間收益率的走勢和7年期國債二級市場收益率走勢非常吻合。從10月10日至15日的4個交易日中,7年期130015國債中債估值收益率分別爲4.020%、4.012%、4.057%和4.075%,同期上交所國債預發行收盤收益率分別爲4.000%、4.005%、4.040%和4.050%,走勢高度一致。某商業銀行債券交易員對中國證券報表示:“與國債期貨的虛擬標準券相比,國債預發行的交易標的是即將招標的真實債券,在某種程度上對二級市場更具有指導和參考意義。”同時,國債預發行推出後,國債的流動性有所提高,7年期國債130015現貨二級市場買賣報價價差呈現縮小趨勢。
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表示,國債預發行交易開局不夠活躍的原因主要與目前的投資者羣體有關。目前參與主體以券商等交易性機構爲主,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等國債需求方還沒有大規模參與。未來隨着試點的逐步推進,參與主體將不斷擴大,國債市場化發行制度將逐漸完善,國債預發行品種的期限有望從目前的7年期擴展到更多關鍵期限。隨着國債預發行逐漸被市場熟悉和接受,市場參與熱情將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