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24日公佈,前三季度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917.5億元,同比增長134.9%。其中,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爲327.9億元,同比增長20.2%;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70億元,同比增長515.7%;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23.3億元,同比增長36.7%。
保監會統計信息部副主任朱金渭表示,保險業利潤大幅提升,既是因爲去年基數較低,也與資金運用改善有關。去年前三季度,保險業的股票和基金投資虧損,而今年受益於保險投資新政,保險公司靈活配置資產,實現了較多投資收益。預計險企利潤大幅增長趨勢有望持續到年底。
截至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爲74158.9億元,較年初增長8.2%;資金運用收益2724.2億元,收益率爲3.82%,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在固定收益投資中,銀行存款和債券合計55374.7億元,佔比爲74.7%,較6月底下降1.9個百分點。在權益類投資中,股票和基金投資合計7553.1億元,佔比10.2%,較6月底上升0.1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保險市場業務逐步回升。其中,財產險業務增長較快,實現原保費收入4621.3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壽險業務實現原保費收入7589.4億元,同比增長6.8%。6月以來,壽險新單業務結束了3年來的負增長態勢,三季度各月的增速均保持在3%以上。
今年旱災水災發生較頻繁,保險賠付對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前三季度,保險業賠款與給付支出4508.8億元,同比增長32.9%,較保費增速高21.7個百分點,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14.8個百分點。朱金渭表示,賠付支出仍在風險預計範圍內。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前幾年保險業發展速度相對放緩,保險產品的資金回報率較銀行理財產品相對較低,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8月份開啓的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適應了消費者需求,有助提高保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健康險保費平穩增長主要是受益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同時大病保險在全國不少地方的試點正在鋪開,對健康險發展也有提升作用。儘管我國已經成爲全球第四大保險市場,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業的深度和密度仍然較低。長期來看,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民衆對保險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我國保險業發展仍有很大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