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劉士餘:正醞釀互聯網金融監管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餘13日出席“互聯網金融·中國峯會2013”時表示,央行等監管部門近期正積極調研互聯網金融行業並醞釀出臺相關監管措施。他並未表示調研的具體細節。他表示,新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將於近期發放。

  他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分爲互聯網支付、P2P、衆籌融資三類。互聯網金融從業者應注意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尤其是P2P(人人貸)。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嚴禁非法吸收公衆存款,二是嚴禁非法集資。

  他認爲,某些P2P聲稱自己是所謂的線下模式,其實是在偷換概念,因爲互聯網是不存在線下的。“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臺操作功能,會演變成爲資金池模式,出現期限錯配,演變成爲影子銀行。”監管層不希望機構觸犯法律底線,支持機構在不違法的基礎上尋找模式創新空間。

  總體來講,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持支持態度。互聯網金融不僅本身取得強勁的發展,而且對傳統的金融行業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傳統金融行業和互聯網金融已形成相互博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態勢,構成了中國廣義的金融體系。互聯網金融應該是廣義金融的一部分,傳統銀行的互聯網業務也應該是廣義的互聯網金融的組成部分,所以兩邊是交叉進行、相互促進的。

  他表示,去年央行發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有97個依託於互聯網,其餘157個牌照是預付卡等多用途支付。去年互聯網支付企業支付總量爲6萬億元左右,佔支付總量的0.5%,支付指令佔40%。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證網 2013-08-14)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Article
·中國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爲8088億元
·國務院批准我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14個備選項目
·央行:前7月社會融資規模爲10.96萬億
·7月末M2同比增14.5% 新增人民幣貸款6999億
·衛生計生委迴應”單獨二胎”:將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