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表示,北京、上海、廣東的碳市場有望在今年底啓動實際交易,以降低總體減排成本,實現減排目標。強制碳交易啓動後,將給試點城市的高排放企業帶來一定成本壓力。
解振華表示,各國要根據國情選擇使用碳稅、碳交易、對碳排放收費等減排機制。中國正在進行碳市場試點,目前唯一啓動實際交易的是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6月18日上線至今,深圳碳市場碳價已由開始的每噸近30元穩定在每噸80元左右。整體交易量不是很大,約爲12萬噸,但在短期內增長很快,主要是因爲吸取了歐盟的教訓,減排力度較大。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將在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鼓勵條件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要求對企業進行強制減排,依據歷史排放量和行業基準線對企業設定確立排放配額,企業的實際排放低於配額,可以將多出的配額進行交易。對於配額分配,目前深圳採取從免費分配向拍賣額度過渡的方式,廣東的最新草案則要求企業有償購買。
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氣候司綜合處處長馬愛民近期在廣州表示,目前全國7個試點城市均基本完成了交易規則、劃定控排企業範圍、交易門檻、交易平臺的建設,其中廣東省和深圳市的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進展較快。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經理賓暉對中國證券報表示,上海正在積極準備,碳交易市場有望在年底上線。此外,北京環境交易所業已完成試點場內交易規則的編制,電子交易平臺建設進入試運行階段,做好了正式啓動北京碳交易試點的準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