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05日 07:00 北京時間11月4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披露了上市之後的首份財報。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收入168.29億元,同比增長53.7%;調整後的淨利潤爲68.08億元;經調整攤薄後每股盈利爲2.79元人民幣。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同比淨利潤有所下滑,但這是由於本季阿里巴巴集團對員工進行的激勵計劃所涉及30.10億成本所致。而在前一交易日,阿里巴巴上漲5.14%,收盤首次突破100美元達103.67美元,超過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 分析師此前普遍預計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爲11.7億美金(摺合人民幣71.6億元),三季報的實際數字有些低於市場預期,但是其營收仍高於華爾街預期的159.9億元。 移動收入增長10倍 平臺交易額與活躍買家數的大幅增加,支撐了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增長。 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旗下中國零售平臺的GMV(平臺總交易額)達到人民幣5556.66億元,同比增長了48.7%。其中,來自淘寶平臺的交易額爲3798.32億元,同比增長38.2%;來自天貓平臺的交易額爲1758.34億元,同比增長77.8%。 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淘寶和天貓的活躍買家數達到3.07億,同比增長5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來自移動端的交易額達到1990.54億元,同比增長263%。截至2014年9月底之前的12個月內,阿里巴巴的移動端交易額超過5800億元(約合950億美元)。移動端GMV佔整體交易額的比例達到35.8%,這一比例較2013年同期提升了21個百分點,環比二季度提高3個百分點。 受用戶數與交易額增長的驅動,阿里巴巴第三季度來自移動端的收入達到37.1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倍。移動端收入的佔比從2013年同期的3.8%,增至如今的29.1%。 第三季度,移動端的貨幣化比率達到1.87%,開始接近中國零售平臺整體的2.3%。這一比率在2013年同期僅爲0.61%。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兆禧指出,“移動業務變現能力的持續增長,反映出用戶強烈的消費意願。” 截至2014年9月底,阿里巴巴集團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的金額共計達1099.11億元(約合179億美元)。未來,在新業務拓展、投資等方面,阿里巴巴有着非常雄厚的資金儲備。其上市之後首筆投資就是28.1億元入股石基信息,爲阿里旅行發展做鋪墊。 國際化效果顯現 上市後國際化無疑是阿里巴巴發展的重點,從三季報來看,阿里巴巴加速推進全球化業務,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以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平臺爲主的國際零售業務,在2014年第三季度貢獻的收入達到4.19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一倍。增長主要來自於速賣通交易額的大幅增加。 目前速賣通已經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全球最大的跨境在線交易平臺。2013年,速賣通買家APP的下載量獲得10倍的增長,來自移動端的消費者數量增長了3倍。截至2014年6月30日之前的12個月,速賣通的交易額超過45億美元。 此外,國際批發業務(B2B)在201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也達到11.98億元,同比增長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