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4日 07:41 世界貿易組織(WTO)7月3日在日內瓦完成了對中國的第五次貿易政策審議。WTO成員對足以影響全球貿易的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的政策信息透明度提出了最多關注。 WTO成員認爲,中國需要提高所有與貿易相關信息的透明度,改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一致性,並對政府在市場中的角色、貿易技術壁壘和檢驗檢疫等方面表達了關注。 WTO成員也表達了對如下方面的關心:中國的貿易支持政策,出口限制和出口稅的使用,服務業市場的准入限制,貿易救濟措施的使用,知識產權執法力度,貿易機密的保護,以及特定領域內對外國投資者的限制等。 世貿組織貿易政策審議機構主席瑪利亞姆·薩利赫(MariamMDSALLEH)在3日的發言中做出了上述總結。這些意見是由WTO成員在審議期間提出的。瑪利亞姆·薩利赫是馬來西亞駐WTO大使。 WTO在兩天前發佈了200頁的中國貿易政策審議報告,主要對2013年度中國的貿易與投資政策、進出口關稅、貿易救濟和政府採購等方面做出全面評估。超過50個WTO成員就此報告提出了超過1700個書面提問,中國代表團做出書面回答。 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貿易額排名全球前四位的成員,每兩年需要接受一次審議。中國此前已在2006年開始的8年間接受了四次貿易政策審議。美國也將在今年年底接受審議。 瑪利亞姆·薩利赫當天說,這次審議爲增進我們對中國貿易和投資政策的理解,提供了一次好機會。我希望強調,對於WTO系統來說非常必要的是,中國遵守其對WTO的承諾,包括(貿易相關信息的)透明度。 由於中國巨量的貿易相關信息出自包括中央、地方和行業等不同層面,這給政策審議帶來一些信息和數據收集的困難。貿易政策審議機構的官員3日在記者會上說,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在於,即便是中國國內的貿易政策,也會對全球帶來影響。 審議機構的官員說,中國代表團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爲WTO成員提供信息,甚至是“徹夜不眠”來回答提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至日內瓦參加此次審議的中國代表團由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帶領,涉及國內九個部門。 瑪利亞姆·薩利赫在總結髮言中說,作爲全球最大的貿易體,我們鼓勵中國確保WTO透明度機制的有效使用。 “儘管中國承諾用WTO語言,就所有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貿易相關(或是影響貨物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外匯)措施發佈官方通報,但是這並沒有有效做到。”薩利赫表示。 此前發佈的審議報告中說,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再到行業的不同層級的投資指導政策不易理清,且容易產生衝突。“它們有時重疊甚至衝突,反映了不同層級的不同議程”。 薩利赫說,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一致性上,WTO成員理解在“一個如此泱泱大國”中做到這點的困難,但是執行的不一致直接影響到在中國國內以及跟中國之間的商業往來。 WTO成員也提到,中國支持國有企業控制一些行業,這“有時”帶來產能過剩和急劇的信貸擴張。政府的介入,也影響到資源分配,以及在中國境內和境外企業的競爭環境。 在成員所提到的出口限制和出口稅問題上,審議報告說,中國對特定產品施加出口稅,對其他則施以配額或禁令。由於在特定產品上,中國是全球領頭的出口國,那麼施加出口稅則會影響這些產品的全球價格。 WTO成員還提到中國在服務業市場準入上的限制問題。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在7月1日的審議會議發言中說,中國服務業開放度已經擴大。在金融、教育、文化和醫療行業上,中國已經做出了有序開放的努力。 服務業佔據中國進出口份額仍然偏低。審議報告說,服務業在去年只佔據中國出口份額的8.7%以及進口的14.4%。 王受文當天補充說:“現在,中國有着全球服務業最大的貿易逆差。”中國2013年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5396億美元;而服務貿易逆差從2012年的897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1185億美元。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