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2014年12月18日 13:40
    
      
      有一句話叫“不要對抗歷史的潮流”,順應趨勢是每個人要走的路。習大大的時代已經到來,它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GDP增速放緩,並將成爲經濟新常態,對於LED行業來說,由原來的高速增長變爲中高速增長,創業者不要再指望一夜暴富;二是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升級;三是由以往的投資驅動轉變爲創新驅動。因此,對於照明企業家來說,認清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的整體態勢並順應地做出戰略和經營決策上的調整,也顯得尤爲重要。
      目前,LED照明行業企業數量衆多,競爭日趨激烈,預計2015年將更加慘烈。今年,飛利浦拆分旗下照明和醫療技術部門,三星退出全球LED燈具業務,專注於LED元器件,這些國際巨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做減法、更集中、更專注的生存方式,LED時代也不再是跨國公司一統天下的時代。對於廣大的國內中小型照明企業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但面對嚴峻的競爭態勢,企業在現階段應先謀生存,再圖發展。正如馬雲所言:今天很殘酷,明天很美好,但你必須保證自己能見得到明天的太陽。在此,分享個人對創新的幾點淺見。
      一是守成與創新的話題。今年,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燈絲球泡燈,即將白熾燈裏的鎢絲換成了LED。燈絲球泡燈就是對使用了130多年的白熾燈的一種守成,它滿足了人們的情感懷舊需求。雖說存在即是合理,但存在的,則不一定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燈絲球泡燈依然需要對玻璃泡進行充氣,其壽命、造價也存在明顯不足,一定不是未來的LED照明形態。因此,守成一時可以,但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創新,並且是結合LED特性的創新。
      二是大衆與小衆的話題。未來,流通類的LED照明產品將會出現寡頭割據,它講究規模效應和標準化,而對於小衆產品來說,則是各得其所。未來,消費者對照明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再只是簡單的照明,因此,我們需以人爲本,以此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對此,企業應找準自身定位進行細分,包括產品細分、分工細分、服務細分、客戶細分、渠道細分等。
      三是替代與超越的話題。LED球泡燈、LED直管燈等就是典型的替代傳統照明,但如果加上一些創新要素,就可以在替代的基礎上開始超越。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爲吸頂燈加上應急照明的功能,萬一發生了停電,還可以繼續照明。企業不能永遠在低層次上重複,必須要有所超越,特別是LED爲燈具設計提供了無限想象的空間,如智能照明、移動照明、互動照明、應急照明、柔性照明等。同時,我們還必須意識到,超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四是線上與線下的話題。電商異軍突起,據統計,2014年網購LED照明產品銷售規模達24億美元,佔所有銷售通路的14.4%,預計到2017年,網購佔比將達到30%。與此同時,線下燈具賣場在不斷擴建,以燈都古鎮爲例,已有專業燈具賣場47個,營業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其實,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渠道發展畢竟有限,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兩者有機結合,渠道立體發展。
      最後,站在2014年行將結束的關口,有幾個問題也特別值得我們思考:1、LED的壽命越長越好嗎?要不要後續消費?2、LED的光效越亮越好嗎?比起亮度,光品質是否更值得追求?3、LED的售價越低越好嗎?沒有哪一個企業願意做虧本的生意,安全、環保是不是更值得考量?4、LED的標準越多越好嗎?各個地方、產業鏈每個環節各一套標準,是否可以學習一下DOE?5、企業越大越好嗎?如果前端技術出現顛覆性的變化,我們是要踩剎車還是加油門?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日新月異、需要不斷創新的時代。就像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所說的那樣:“在開啓21世紀的鉅變潮流中,我們下了從我開始,除妻兒之外都要換的決心。”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18)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