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1日 21:08 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1日發佈報告,6月份國內鋼鐵行業PMI指數爲48.3%,較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但仍處於50%以下的收縮區間,反映出鋼鐵行業整體形勢依然低迷。 報告顯示,鋼廠的開工率維持高位。6月份,鋼鐵行業生產指數爲48.9%,較上月回升3.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和生產相關的採購活動也出現回升。由於鐵礦石、焦炭等原料價格大幅下跌,進入二季度後鋼鐵企業總體扭虧爲盈,開工率保持在高位。 出口需求大幅增長,6月份鋼鐵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爲55.7%,較5月份回升4.1個百分點,這一指數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並創下最近7個月以來的最高,顯示當前國內鋼材出口接單情況良好,後期出口量有望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鋼企的“去庫存化”還是較爲艱難。6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結束“兩連升”出現下降,但幅度較爲有限,仍處56.4%的高位。今年前6個月產成品庫存指數一直處於擴張區間,顯示出鋼鐵企業庫存壓力較大。 鋼鐵業的成本支撐持續疲弱。進入6月份以來,“跌跌不休”的鐵礦石價格,再次創下近年來新低,6月16日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跌至每噸89美元。由於創紀錄的過剩產出,鐵礦石價格已經從2013年2月創下的最高點下跌44%,繼跌破每噸100美元的大關後,又跌破每噸90美元,今年年初以來下跌幅度已達三分之一。全球鐵礦石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已達到1.137億噸,多數鋼廠放棄長協礦,轉而進入現貨市場採購,且紛紛降低了鐵礦石等原料的庫存週期。 相關指數報告認爲,當前國內鋼市基本面依舊低迷,“高供給、低需求”的根本矛盾並未化解,加之資金緊張、成本支撐不足,後市鋼價仍難言樂觀。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