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1日 08:39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據教育部初步統計,2005至2013年,職業教育國家財政性經費達1.23萬億元。這些經費主要用在哪些方面,有何成效?未來職業教育的投入會有什麼變化?如何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教育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近日回答了《經濟日報》記者的提問。 教育部財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自2005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發佈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穩步增長。 一是職業教育經費總量年均增長18%。據初步統計,2013年,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約爲3450億元,比2005年的939億元增長了近3倍。 二是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25%。2013年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約爲2543億元,比2005年的426億元增長了近5倍。 三是職業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經費大幅度增長。2013年,中等職業學校爲9320元,比2005年的2410元增加了6910元,增長了近3倍;高等職業學校爲9959元,比2005年的2959元增加了7000元,增長了2倍多。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區均增長了3倍以上。 此外,針對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中央財政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2004至2013年,中央財政共投入各類專項資金1113億元,支持了基礎能力建設項目、示範引領項目、學生資助項目、綜合獎補項目4大類職業教育重大項目建設。 這位負責人透露,2011至2013年,中央財政已安排16.6億元,推動了國家、省級和學校3級教師培訓體系的建立。這項計劃被視爲抓住了職業教育發展中最基礎、最關鍵也是最薄弱的環節,對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雖然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在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職業教育仍是各類教育中的“短板”,與其培養規模和應有的地位及作用不匹配。 從投入總量上看,職業教育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與同階段普通教育相比仍明顯偏低。生均總經費和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經費中,中職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高職僅爲普通本科的一半;從來源結構上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渠道仍較單一,主要呈現“兩元”主體結構,一是財政投入,二是學費收入,財政性經費所佔比例達到74%,多渠道籌資能力不強;從地區分佈來看,東中西部地區間經費投入差異還很大,中西部地區生均公共財政預算經費偏低,生均校舍面積等指標大部分未達標。 “經費投入不能‘碎片化’,要‘花錢買機制’。只有牽住生均標準這個‘牛鼻子’,職業教育投入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該負責人介紹說,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各地建立並完善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精心實施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