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3日 09:41 5月24日,萬人帳篷節在三門峽黃河溼地公園舉行,“驢友”齊聚一堂,紮起數千頂帳篷,盡情享受夏日戶外風情。 5月25日上午,近3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泳愛好者,從河南省三門峽市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出發橫渡母親河,開創了黃河水域舉辦大型公開水域游泳橫渡活動的新紀錄;同期舉辦的萬人帳篷節驢友大會、千人穿越函谷關古道等活動,讓整個豫西地區熱鬧非凡。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之水天上來!”鑲嵌在母親河上的三門峽市,已連續20年舉辦國際黃河文化旅遊節,以黃河文化爲主題,集旅遊、文化、經貿於一體,開啓和推動了黃河旅遊的大發展。《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獲批,對於本來就有着多方合作的黃河金三角4市來說,如何整合資源,共同發展成爲一個重要話題。 發展大旅遊,不僅是三門峽市開放發展的有效路徑之一,也是黃河金三角實現區域聯動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2009年1月,三門峽、運城、臨汾和渭南4市的旅遊部門,就聯合成立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旅遊協作會,共同簽署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旅遊合作協議》,在區域內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營銷的無障礙旅遊區,並啓動了“一證遊”活動。在旅遊區域合作下,三門峽市旅遊業效益顯現,2013年旅遊總收入達到176.5億元,是2008年的25倍;接待海內外遊客2054萬人次,是2008年的5.7倍。今年第20屆旅遊節期間,三門峽市接待遊客12萬人次,拉動旅遊直接消費5000萬元,帶動旅遊綜合收入2.3億元;簽訂經濟合作項目85個,金額達400多億元。 如何進一步推動黃河金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 三門峽市旅遊局副局長鄧偉華認爲,金三角4市之間的合作發展,最容易實現的是旅遊業。他說,黃河金三角雖然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西邊有西安,東邊有洛陽和鄭州,都是旅遊大都市,致使這裏的旅遊業發展受到很大侷限,我們要做的就是怎樣把旅遊過境地變成旅遊目的地。把三省的優質旅遊資源整合起來,打響同一品牌,形成2日、3日經典旅遊線路,一定能夠在市場上叫響,比如登華山(渭南)、看壺口(臨汾)、拜關公(運城)、敬老子(三門峽)這樣的組合就非常好,通過一條旅遊線路就把金三角4市連接起來。 渭南市文物旅遊局副局長張澤說,黃河金三角4市分別處於3省邊緣地帶,文化同源,經濟發展水平相近,旅遊業發展尚未形成跨區域的統一品牌。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形成一個鮮明的主題,把4市的旅遊資源合理搭配,形成科學的經典旅遊線路。4市之間還應該儘快搭建資源共享的旅遊信息平臺,區域內的縣市網站都可以相互看到旅遊信息。 黃河渡口、華山險峯、壺口瀑布、函谷關……歷史文化、山水風光,黃河金三角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猶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黃河岸邊,怎樣將這些景點串成美麗的珠鏈,“旅遊同線”如何進一步破題?黃河金三角4市正在努力探索。 記者從三門峽市旅遊局瞭解到,黃河金三角4市正在研究論證新的區域旅遊合作框架,以“華夏根·黃河魂”爲內涵,以“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爲宗旨,以創新合作機制,整合精品線路,培育區域品牌爲抓手,建設黃河金三角旅遊目的地,實現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目標。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