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大學消費者研究系主任金蘭都:小衆和實用消費將成新趨勢
|
|
|
2014年06月25日 02:31 爲探討中國未來的消費趨勢,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2014中國消費新勢力發展年會”7月2日即將拉開序幕。在2014年新消費趨勢下,企業與品牌將迎來怎樣的營銷啓示,這對於企業未來戰略定位至關重要。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首爾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消費者研究系主任金蘭都。同時,金蘭都還擔任韓國總統辦公室、三星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等企業的專業顧問。 金蘭都表示,隨着未來中國中產消費者的增加,中國的消費將向提高生活品質、趨向小衆消費以及更加實用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中國未來消費市場的變化趨勢及方向。 多元化消費羣體成主力軍 對於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改變,金蘭都認爲是由於國內市場的擴張以及中產人羣的崛起。到2030年,中國中產人羣的數量預計是現在中國人口的數量。 金蘭都表示,“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憑藉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收入和消費趨勢直線上升、消費取向快速發展這三板斧,中國展現出‘變身消費市場’的巨大魅力。” 同時,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喜好也越來越挑剔。各年齡層的消費趨向和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而且持續轉變。在金蘭都看來,產生這種結果大體上有兩種原因。一是快速的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及新媒體的風靡,推動了消費者對消費知識的積累;二是80後和90後的消費取向要遠高於上一代人,而這些多元化的消費羣體正逐漸成爲消費主力軍。 金蘭都把中國消費者按收入和人指向性(即消費是以他人指向還是自我指向)劃分爲6個類型,其中4類是自我指向的自足型、實利型,他人指向的時尚型和渴望型。金蘭都表示,這4個消費類型中,時尚型和渴望型的消費者對未來國內的消費影響更大,“他們希望買東西,這兩類人羣的消費能力增長會很快,將會支配未來的中國消費趨勢。”金蘭都如此說道。 面子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博弈 “如今,若一位消費者很喜歡LV、GUCCI等名牌衣帽,就會抽出大量的可支配收入買相關產品,對其餘品類則會選擇低端產品。”在金蘭都看來,中國人的“面子主義”正在改變。 金蘭都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認爲一味要面子容易錯過實惠。面子與現實價值實現選擇性的調和,這種對立的現象將會發展成未來中國社會值得矚目的趨勢。 金蘭都表示,幾年前,國內中產消費羣體以中端消費爲主,而現在,國內中產消費羣體的中端消費正在減少,對於低端消費和高端消費正在增加。 金蘭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隨着中國消費者收入和心態的變化,面子在影響國人消費行爲的能力上會逐年遞減。“現在中國已經出現的消費習慣是,對於自己鍾愛的事物,消費者會偏向高端產品,而其他產品就會選擇較爲低端的。” 小衆消費促成新興消費市場 在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行爲逐漸偏向實用主義的同時,收入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也促成了很多新興消費市場。 金蘭都感嘆道,中國消費市場的龐大是有目共睹的,“哪怕是中國的細分市場,企業比其他市場也要龐大得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身家億萬的女性人數目前爲153位。麥肯錫調查結果顯示,中國90後2006年的消費總額爲2900億元。 顯然,這些新消費主力軍將成爲未來新興消費市場發展的一大趨勢。在金蘭都看來,老年人、女性消費者、家庭消費、寶寶消費以及寵物消費將會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 據KOTRA全球之窗網站的調查,中國的寵物產業每年的增速超過20%,到2015年,預計寵物數量會達到5億隻,特別是寵物用品產業,購買狗糧和貓糧的佔比已達到70%,增長勢頭遠超任何食品產業。 據“2014年中國消費新勢力發展年會”主辦方介紹,7月2日,金蘭都將在本次年會的舉辦地上海發表主旨爲“中國的消費DNA和消費趨勢集中剖析”的演講。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