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3日 10:17 國際勞工組織近日在此間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儘管世界上很多國家爲應對經濟危機整頓財政並減少社會開支,但部分發展中國家依舊堅持強化社會保障體系,並以此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根據這份題爲《2010年至2015年全球社會保障政策趨勢》的報告,2015年全球預計將有128個國家減少公共開支,其中包括86個發展中國家;到2016年,減少公共開支的國家總數將會上升到131個。 報告指出,面對公共開支減少這一全球性發展趨勢,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家卻仍在積極擴大社會保障體系,並且在減少貧困和不平等現象方面產生了立竿見影的積極作用,推動了這些國家落實以內需爲導向的增長戰略。報告顯示,中國、巴西、南非、玻利維亞、馬爾代夫、納米比亞、巴拿馬、博茨瓦納、斯威士蘭和東帝汶已經實現了普遍或接近於普遍的養老金覆蓋;阿根廷和南非近些年普及了兒童福利;許多國家爲失業者、母親、兒童及老年人發放補貼,甚至還有一些低收入國家通過有針對性的短期和小金額福利發放,爲弱勢人羣提供一定程度的社會保障。 相反,許多國家採取的財政整頓政策加劇了就業危機和不平等問題。報告顯示,在歐洲,減少公共支出的財政措施導致了貧困和社會排斥的加劇,影響到1.23億人口,相當於歐盟人口總數的近四分之一。在暫停對社會保障體系投資的發展中國家中,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將遭受負面影響,就業崗位減少、薪酬降低,獲得公共服務的機會也在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