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金融大變局最根本的“抓手”在何處?
 
  
    2014年07月05日 15:46
    
      繼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金融變局與改革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大事件。中國在經濟復甦、全球化加速的今天,如何面向未來尋找深化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方式方法,已成爲各界經濟學者共同探究的課題。而我認爲,根據金融大變局的態勢來看,深化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或者說最根本的一個“抓手”,就是資本賬戶的全面開放。
      當今人類經濟體系已經進入了完全嶄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我把它命名爲“全球金融資本主義”階段。這一階段一般具備三類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在全球金融資產中虛擬經濟實際增長的規模日益龐大,並遠超實體經濟的增長規模。現在全球的金融資產與全球的實體GDP之比,1980年是80%,現在已經超過了500%,發達國家譬如說美國已經達到了11倍,這些鉅變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是有根本性差異的。第二個特徵是利率、匯率在全球資本主義時代與實體經濟完全脫節。購買力平價和利率平價已經無法解釋利率、匯率的波動,傳統的貨幣理論也不能很好的解釋通脹通縮、貨幣供應量、流動性、風險和匯率之間的關係。比如,美國和歐洲一直實行量化寬鬆的政策,但歐洲仍然是通貨緊縮,再加上美元和歐元的匯率、美元和日元的匯率、以及人民幣的匯率等等變化,單用購買力平價這一指標無法解釋這些。現在必須承認的是,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已經沒有效果或者效果已經非常弱。第三個特徵是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日益加劇,國際資金流動日益頻繁,規模日益龐大,金融危機不斷增多,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持續下降,利率和匯率也日益脫離了各國政府的掌控,或者掌控能力日益虛弱。國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需要重新審視和思考。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模式尤其是中國的國際經濟模式,也面臨三大根本性的挑戰。
      首先是過去以投資、製造業和貿易爲主導的模式需要改變,這既是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給我們創造的機遇,也是中國積極主動對外開放、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的結果。但是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我國因此創造出的鉅額外匯儲備,現在已經有4萬億美元規模。史無前例的貿易失衡、國際收支失衡等已經成爲國際經濟和政策領域最尖銳、最熱門的問題之一,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也在不斷地對人民幣匯率升值施加壓力。客觀上,龐大的貿易順差、外匯儲備也給中國的貨幣政策以及金融市場以巨大的影響和衝擊,人民幣被美元化的問題,貨幣政策獨立性問題,人民幣匯率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這些問題,不僅僅成爲學術界爭論的熱門話題,也成爲了老百姓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大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深刻認識到這些問題進一步牽涉到的中國經濟模式中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其次,中國現在是GDP世界第二,貿易、製造業、外匯儲備第一,這些看似光鮮的“第一”“第二”,實質上並沒有將中國轉化到全球金融大國的地位。我們的國際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的地位並不相稱,龐大外匯儲備大量投資美國國債和發達國家債券也引起了很大的非議。我國仍然面臨一些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害怕本幣升值等難題。現在國內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待提升,最具創新性的公司比如說阿里巴巴等優秀公司依然接二連三到海外去上市,以上這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還很弱。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幾乎所有的產品,從房子到我們穿的鞋子襪子再到西裝、還有通訊設備手機和電話這些產品都是在國內生產,但是在國際市場的售價,特別在美國歐洲這些發達國家的售價遠遠低於國內的售價。這裏面存在全球產業分工的問題,同時也有國際金融體系的不對稱、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的問題。
      第三個挑戰是,中國的貿易和產業已經成爲全球的貿易和產業,中國也已經成爲全球性的龐大經濟體系,但是貿易交流中產生的經濟金融風險還過多地集中在國內,投資者還不能很方便地在全球配置資產。以中國房地產爲例,中國房地產在很多地方的價格都遠遠高於美國和加拿大,如果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很方便的到海外去,讓潛在的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在全球分散,對於本國的經濟將會有很大的保護作用。所以中國要面向未來,就迫切需要投資的全球化、儲蓄的全球化、資產的全球化、人員的全球化、金融機構的全球化,以及最終的生活享樂的全球化,未來必須融入到全球範圍內去配置資源和享受資源。
      因此,依靠資本賬戶的全面開放,至少可以解決三個基本問題:一方面可以讓中國企業實現全球產業佈局,努力躍升到全球產業的高端,讓中國的全球投資者在全球配置資產,讓中國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分享全球發展的成果,分享全球的資源和環境。另一方面,只有資本賬戶的全面開放,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才能實現上海建設全球金融中心的目標,才能真正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此外,資本賬戶的開放,也將極大的推動和促進國內金融企業的改革和金融市場的深化。
      在這一宏觀背景下,金融、企業各界需要充分凝聚共識,進一步認清整個國際經濟根本性的大變局,以最大的勇氣來推進資本賬戶的開放和金融的國際化。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5)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