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金燦榮:良好對話機制確保中美關係“吵而不破”
 
  
    2014年06月17日 08:01
    
      “中美關係是成熟的關係,可以容忍分歧的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
      金燦榮剛剛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這一會議又稱香格里拉對話。在今年的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他的演講中直接點名批評中國,稱中國在過去幾個月在南海單方面採取了不利於地區穩定的行動。
      哈格爾的講話內容被中方代表團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形容爲“過分程度超出了中方的想象”,認爲哈格爾的講話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一天的主旨演講是“一唱一和”。
      雖然哈格爾的講話毫不掩飾地針對中國,但中美代表團還是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舉行了雙邊會談,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爲要繼續發展根據兩國元首達成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和中美新型兩軍關係的共識。
      “既鬥爭又合作”,金燦榮這樣形容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框架是穩定的,結構也是正常的,雙方是既競爭又合作。”金燦榮說。
      亞洲再平衡戰略
      在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拉塞爾表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與中國的雙邊關係。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始於2010年。在過去幾年,這一戰略經歷了從“轉向”(pivot)到“再平衡”(rebalance)名稱上的變化,但美國的決心沒有改變。“再平衡不是一個目標,也不是一個承諾或者一個願景,而是一個現實。”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說。
      金燦榮認爲,美國對亞洲再平衡戰略的設計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經濟、軍事、政治、文化、價值觀等方面,但是執行的過程中,主要突出的則是軍事領域,一個表現是要將美國60%的空軍和海軍力量部署在亞太地區。
      而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在經濟方面“投入有限”,其努力主要體現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這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奧巴馬政府經濟政策在亞太的基石。但自從錯過去年設定的最後期限後,究竟何時能夠達成協議仍是未知。
      “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雖然說是全方位的,但執行起來仍是軍事重要,包括軍事部署,加強軍事同盟等。”金燦榮說。他認爲中國並非排斥美國在亞洲的存在,但只集中在軍事領域的投入讓中方反感。
      哈格爾說,外交、經濟和發展方面的舉措是再平衡戰略的重點,體現了美國爲幫助建設和確保該地區穩定和繁榮做出的承諾。“但繁榮與安全是分不開的,因此國防部將繼續在再平衡上發揮關鍵作用,即使我們在國內面臨充滿挑戰的財政圖景。”哈格爾話鋒一轉。
      “會看到更多爭吵”
      去年秋天,奧巴馬因爲美國國會預算談判僵局導致聯邦政府關門,而不得不臨時取消了亞洲之行,這一度被解讀爲美方減少了在亞洲的投入。但今年4月,奧巴馬出訪了日本、韓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四國,再次強調了美國在外交、經濟和安全領域加強與亞太地區國家接觸的承諾。
      在日本訪問時,奧巴馬確認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根據該條約,美國有保護日本的義務。在馬尼拉,美國與菲律賓簽署了《加強防務合作協議》,這被哈格爾形容爲過去十年美菲同盟關係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根據這份爲期10年的協定,美國將得以在菲律賓有更大的軍事存在。
      在今年5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記者關於“西方評論認爲,中方在西沙羣島海域有關作業是針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以及前不久奧巴馬總統的亞洲之行”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企業的有關作業並不是從這幾天剛剛開始的。有關作業十年前就開始了,這次作業只是過去作業的例行延續。”
      關於中國“981”鑽井平臺作業問題,中方已經多次表明立場,強調這是中國在西沙羣島毗連區進行的正常作業。越方派出包括大量武裝船隻在內的船隻對中方的正常作業進行持續強力非法干擾,是完全無理的。
      但哈格爾卻在香格里拉對話的演講中公開指責中方在南海破壞穩定。王冠中迴應稱,哈格爾的演講是“一篇充滿鼓動、慫恿亞太不安全因素起來挑事、鬧事言辭的演講,是一篇充滿着非建設性態度的演講”。
      在金燦榮看來,美國的表現使南海和東海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其後果是讓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國家變得更大膽,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心伯日前撰文稱,美日不適應中國作爲一個海洋大國的崛起,更擔心中國在處理海上爭端中採取與過去不同的政策,因此企圖聯手加大對華壓力。另一方面,美國今年以來外交開展得很不順利,在烏克蘭問題上失算,在中東陷入僵局,在亞太面對中國在海洋問題上堅定的維權行動。在國內飽受“軟弱外交”批評的奧巴馬政府,選擇敲打中國,既是爲堵住國內批評者之口,也是爲挽救其不斷受質疑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未來十年中美關係碰到的具體問題會比過去十年要多,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爭吵。”金燦榮說。但雖然新老問題並存,中美關係還是能向前發展。“主要原因是現在經濟利益綁在一起,社會聯繫非常廣泛,全球議題上的共同點也在增加,雙方在戰略上很重視對方。中美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對話機制,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會是吵而不破的關係。”金燦榮說。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7)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