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通關一體化“秒殺”的感覺
 
  
    2014年12月03日 10:12
    
      9月22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在“長三角”內的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5個海關率先啓動,長江中上游的南昌、武漢、長沙、重慶、成都、貴陽、昆明7個海關於12月1日正式加入。 
      “簡單地說,就是長江經濟帶12個海關所有通關作業現場通過信息網絡互聯互通,形成一個虛擬的‘區域通關中心’,按照1個海關的規則來運作,真正實現長江經濟帶‘十二關如一關’。”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韓冀忠介紹道,“今後,長江經濟帶9省2市的企業就被視爲一個關區的企業,通關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加節約,更能充分發揮競爭優勢,擴大市場,這對遠離出海口的重慶企業是一重大利好。” 
      “這票貨物全都是生產線上急着用的汽車零部件,沒想到從申報到放行,只用了幾分鐘,這和我平時網購‘秒殺’的感覺差不多。”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姚娟說,這票價值6萬餘美元的貨物正是重慶加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後的“第一票”。 
      據瞭解,作爲內陸開放高地和長江中上游區域經濟中心,在重慶關區內註冊有6285家外貿企業,都將直接受惠於此次啓動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長江經濟帶區域通關一體化,讓企業徹底告別了以往在屬地和口岸之間奔波帶來的不便。比如重慶企業要進口從上海進境的一批貨物,按以前的做法要麼在上海辦理口岸清關手續;要麼辦理轉關手續,使用監管車輛運輸;要麼具備“屬地申報”資格,按屬地申報方式報關。而現在企業無需辦理“屬地申報”資格審批,就可以在屬地辦理申報手續,屬地海關放行後直接到口岸提取貨物,也無需用監管車輛辦理轉關。“現在,我在公司電腦上就完成了所有通關手續,不用再在口岸海關和屬地海關間兩頭跑了,不僅縮短了通關時間、節省了人力,同時,陸運貨物的運費也將有很大節省。”姚娟說。 
      “一體化改革的最大獲益者是外貿企業,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地,有利於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關效率。”重慶外貿報關行副總經理李盛輝表示,“今後,哪兒方便在哪兒報,標準都一樣,既省心又省力。”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2-03)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