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1日 02:21 外匯局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順差僅97億美元,創下8個月來的最低值,顯示跨境資金淨流入進一步趨緩,流出壓力在增大。這一定程度是因爲市場上人民幣一直持續貶值的預期,導致企業和居民持匯意願大大增強,結匯意願減弱,綜合引致跨境資金淨流入減少。 翻閱今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今年以來銀行結售匯順差一直呈現下滑態勢。今年1月銀行結售匯順差達到733億美元;2月份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降至457億美元,3月份進一步回落至402億美元,而4月份的97億美元則較上月環比下滑了76%之多。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這也是去年9月份以來銀行結售匯順差的最低值。 與之形成呼應並呈現相同趨勢的,還有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1月份涉外收付款順差313億美元,2月份回落至136億美元,3月份進一步降至54億美元。而4月份該數據僅爲37億美元。 無獨有偶,央行15日公佈的4月新增外匯佔款也僅爲1169億元人民幣,較3月下滑38%,這亦是8個月來的最低谷。 種種數據都顯示,跨境資金淨流入正在進一步趨緩。 究其原因,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尤其是3月17日起,即期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擴大至2%,一定程度加劇了短期內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主體結匯動機減弱,而購匯、持匯意願增強。 數日前公佈的信貸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趨勢。4月份外匯貸款僅新增30億美元,較3月大幅下滑86%;外匯存款則增加218億美元,較3月上升了51%。 此前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就介紹,在人民幣匯率出現雙向波動的情況下,跨境資金流動正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企業的持匯傾向增強,購匯意願也在上升。同時企業遠期購匯的動機也在增強,遠期結匯的意願則在減弱。從宏觀來說,這些變化有利於外匯供求平衡,改善宏觀調控。從微觀來說,也有利於企業減少貨幣錯配,更好應對資本流動的衝擊。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1)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