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財稅收入不是越高越好
 
  
    2014年06月25日 08:04
    
      許多地方領導在向上級或在人代會上報告成績時,總是津津樂道於當地財稅收入比上年增加多少,聽者也以爲數字越大,增幅越高,政績就越突出。有的縣市還買下報紙的整版做廣告“慶祝”他們的財稅收入名列全省第一還說這是那裏人民的“驕傲”和“自豪”!哈,這顯然是個誤區。 
      其實國家和地方的財稅收入的增幅應該控制在合理的、適當的比例上,應該與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協調。道理很明白:在增長的社會總財富中,政府拿得多了,企業與民間就拿得少了,負擔就加重了。這顯然不利於藏富於民、藏富於企業的,也不利於涵養財源,不利於財稅可持續增長。所以還是要改變財稅收入越多越好的思維理念,堅持放水養魚,廣徵薄收,則功在國家,利在百姓。 
      誠然,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政府要維持日常運轉,要養公務員,養軍隊,還要修路架橋,實施教育、醫療、住房、救濟等社會保障,那就得花錢。要花錢就得向公民徵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不得已爲之的事。 
      問題是,這十多年來企業和老百姓的稅負太重了,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連續超過GDP增速的一倍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超過二倍。即使在發生世界金融危機那年我國的財政收入也突破8萬億元,增幅仍在20%以上,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就說個人所得稅吧,這幾年來資本的收益率遠高於勞動收益率,但個稅的所得大部分來自賬面上的工資而不是資本收益,而且3500元的個稅起徵點,是隻算個人收入而不管家庭負擔係數的,正如經濟學家李稻葵先生所抨擊的,這是“在世界各國都極其少見的很不公平的稅制”。 
      還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是,我們是全球唯一“收費多於收稅”的國家。許多高速公路、機場的建設投資成本早已收回了,但仍在年復一年的收費;從國內打電話到國外,費用比國外打來貴10倍以上;至於教育、醫療提供的是質次價高的服務,一般老百姓看不起病,子女讀不起書。 
      就以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來說2000年時爲13.5%到了2012年時上升到22.6%可見政府拿得太多了。過重的稅負,已經影響經濟體的活力和競爭力,現在減稅的呼聲也已越來越高,又有哪位老百姓因繳了過重的稅收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呢?說穿了,這只不過是“被驕傲”、“被自豪”罷了! 
      很明白,財稅收入不是越多越好,其增長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有度,要有節制、要有均衡性。如果竭澤而漁,那隻能是扼殺企業和民衆的創業積極性,只能是破壞社會生產力,這與以人爲本、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我想勸勸稅收和財政收入名列全省之首的地方政府,既然你已“超”了,那就悄悄地超吧,又何必這樣做廣告、發新聞、大聲嚷嚷呢?須知這是一種誤導,它只能是誘導各地政府去競相攀比,以財政收入高低論英雄,以多向企業和老百姓口袋裏掏錢爲能事。這種思維方式和做法,實在是要不得,不可取。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5)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