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10:13 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一年來,做出了哪些成績?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11月14日,普華永道管理諮詢公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投資諮詢公司等機構作爲自貿區第三方評估機構,紛紛出具了對自貿區一年運行情況的評估報告。 區內企業融資成本最高下降20% 各評估報告一致認爲,自貿試驗區在轉變政府職能、改革監管方式等方面實施了衆多創新舉措,取得了重要突破,打造了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對全國範圍的改革開放發揮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上海財大出具的評估結論指出,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完善法制制度保障等5個方面的制度創新及政策措施的綜合滿意度基本在80%以上。 在這種滿意度支撐下,自貿區內經濟整體運行良好,各類市場主體投資熱情高漲,表現在:自貿區新增企業1.26萬家,超出過去20年累積設立的企業總數,其中新設外資企業1784家;境外投資加速發展,已辦結107個境外投資項目備案,中方對外投資總額累計23億美元。 普華永道在評估報告中表示,自貿區區內企業融資成本下降10%-20%;跨境雙向資金池業務提升跨國企業區域性資金的使用效率,推動了與全球資金池自動鏈接;“亞太運營中心計劃”提升區內總部企業在集團中的規格與能級,並將進一步拉動上海總部經濟的發展。 負面清單仍將是2015年自貿區看點 不過,評估報告也提出,自貿試驗區的試點進展,與建設具有國際水準、開放度最高的自貿試驗區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爲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發展,各評估報告提出了有關意見和建議。 建議之一是加快構建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推進機制。評估認爲,部分改革措施由不同部門實施,推進落實的協同性還不夠,建議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明確要求國家相關部門和上海市共同負責落實,必要時可建立部市協調常設機制。 報告還建議,自貿區需要充分發揮改革開放的國家試驗田作用。評估認爲,自貿區部分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舉措的力度,與市場和社會預期還有差距,建議下一步要參照國際通行模式,調整負面清單的結構和內容,在試驗區內進行壓力測試。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這意味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改革,仍將成爲2015年上海自貿區改革最大的看點之一。 他指出,國家發改委最近公佈的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其中把原先對外商限制的目錄從79條縮減到35條,這將爲上海修訂2015版負面清單提供依據和空間。與此同時,2015年中美投資保護協定談判中有關負面清單的談判,也將爲2015版負面清單提供新的內容和依據。 評估報告還建議,適時調整自貿區功能佈局。評估認爲,由於自貿區的區域面積狹小,一些先行先試政策措施的改革效應不能充分釋放,特別是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部分服務業開放項目落地尚有困難,建議對自貿區功能佈局進行調整。 在完善對標國際規則的法律體系方面,評估認爲,與自貿區相關的新功能、新業務都需要通過構建公平、公正、透明、與國際通行接軌的法制化環境給予保障,建議根據國際雙邊、多邊投資和貿易協定的通行規則,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