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首頁
|
股市要聞
|
公司個股
|
行業市況
|
股市述評
|
相關市場
|
投資者教育
記者探訪快遞轉運中心 高峯時期1人1天分揀3000件
2014年11月17日 16:39
對買家來說,快遞小哥是完成網上購物“最後一公里”的踐行者。但在此之前,貨物是如何從賣家來到快遞小哥三輪車上的呢?剛剛過去的週末,東方今報記者走進河南最大的快遞轉運中心,爲大家揭祕快遞“最後一公里”之前的經歷。
快遞轉運中心15日迎來最高峯
11月15日晚6點左右,天已經完全黑下來,大多數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勞作,開啓“家庭生活模式”。然而,在鄭州中牟縣,有這樣一個地方,他們的夜晚比白天更忙碌。
半個小時後,東方今報記者驅車到達河南亨澤物流園附近,物流園外一條黑漆漆的路上,京A、皖A等外地牌照的大貨車隨處可見。
“現在開始點名!”晚上6點40分左右,圓通速遞河南轉運中心操作間內,300多名工人正在點名,安排部署這個夜晚的物流工作。這個8600多平方米的操作間,是河南省最大的快遞轉運操作平臺。
“工人們要從晚上7點工作到凌晨5點,預計今天一天的快遞日處理量在90萬到100萬之間,是今年雙十一結束以來的最高峯。”圓通速遞河南轉運中心經理劉潘嗓音有些沙啞地說,平時工人們的日處理量是50萬件左右。
在物流園的停車場和馬路上,到處停着大貨車,司機們正在車上養精蓄銳,等待着凌晨的出發,各家快遞公司的操作間內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根據各方面反饋的信息,今天晚間到達的車輛會比昨天多一些,到明天會減少很多。”劉潘介紹,和去年相比,今年雙十一結束後貨物轉運高峯比去年要早一天,“訂單多了近一倍,時間反而提前了一天,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高峯時期分揀工每天分揀3000件快遞
11月15日晚上,該轉運中心操作間內“山連山”的貨物都要經過分揀員的手,分揀到各個派送區域。
在這條長180米、寬1.2米的分揀線上,河南省18個省轄市分成了28個派送區域。在分揀線每個投送區域的兩端分別站有兩名快遞分揀工,以防止漏揀。
分揀工郭大姐就負責商丘區域的分揀投遞,她站在分揀線前,兩眼緊盯着傳送帶上的快件,然後把送達地址欄裏標有“商丘”字樣的快遞迅速挑揀出來,投放到商丘區域,“剛開始的時候頭很暈,後來慢慢習慣就好了”。分揀線的轉軸以每分38轉的速度轉動,帶動傳送帶向前運轉。記者學着郭大姐的樣子,盯着傳送帶上的快件,但很快就感覺頭暈。
“高峯時期,分揀工一天要分揀3000件快件。”劉潘介紹,分揀線的轉軸平時一分鐘是30轉,貨運高峯時會調整轉速,對於漏揀的快件,在分揀線終端設有“回頭件”,收集後進入二次分揀。
掃碼“狀元”每秒掃描一包貨物
掃碼,對於經常進出超市購物的您來說,一定不陌生,但快遞掃碼員的工作您卻未必熟悉。對於外省市轉運來的大包貨物,掃碼員需要先通過貨物面單上的地址確定包裹的目的地,然後掃描一張紙卡上的條形碼,最後再掃描包裹上的條形碼,目的就是爲了確保貨物進出的數量,同時完成稱重工作。
負責掃碼的工作人員左手拿着一張A4大的硬紙卡,上面印有39個條形碼,包裹上的條形碼對應紙卡上哪個條形碼,掃碼員必須一眼看出來,然後用右手掃碼。
一個普通的掃碼員需要記清39個條形碼對應的投放區域和位置,而掃碼組的組長或者副組長卻需要記清100多個條形碼對應的位置和區域。
對掃碼員“十九”來說,這是小菜一碟,“記的時候有竅門,記住就不難了,熟能生巧嘛”。
“十九”是大家對代剛英的暱稱,這個21歲的雲南姑娘剛來快遞公司時只有19歲,於是就有了這個稱呼。別看年齡小,代剛英的本領可不小,她不光以最小的年齡當上了掃碼組的小組長,還在今年8月份圓通公司舉行的全國大賽上取得了掃碼比賽的第一名,平均每完成一個掃碼只需要一秒鐘時間。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4-11-17)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