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4日 16:29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親自謀劃區域發展戰略提出的包括“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一系列區域發展的戰略舉措和相關工作要求,都體現了更加重視區域統籌協調,以市場爲基礎,從更高的層次、更廣的空間,來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動,通過這個來優化區域發展格局。 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引領發展 促進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聯動發展,來加快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我們構建跨區域大交通、大流通,來推動東中西經濟社會的交融發展,我們推動產業的有序轉移和承接,來推進產業梯度發展等等。 新一輪的區域規劃,側重於大江大河的比較多,更加註重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的引領發展,積極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和增長極。比如長江經濟帶涉及到十多個省份,珠江-西江經濟帶也涉及到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這都是跨省區跨流域的。 還有一些陸路交通幹線,比如說隴海-蘭新鐵路、引領帶動東北發展的哈大鐵路等等,要通過依託這些大江大河、陸路交通幹線來引領帶動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帶和經濟發展極。 推動一體化發展,當前要更加重視區域戰略的謀劃。研究區域政策,一方面要從各個地方的實際出發,實施分類指導;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突破行政區的限制,在更大的範圍、更大的空間,來推動我們的資源要素的流動,這樣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來實現各個地區經濟的優勢互補。 “一帶一路”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構想。把國內的開放同國外的開放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利用兩種資源、兩種市場,來拓展發展空間,提升我們的發展潛力,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綜合配套改革並非遍地開花 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自貿試驗區共同承擔先行先試的改革任務,同時二者之間在重點、任務、具體目標方面各有側重,具體試驗內容也有不同。 綜合配套改革並非遍地開花,它依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和改革需要、發展需要選擇一些具備條件的地方開始試點。它與上海自貿區有兩個方面的相同點:第一,承擔先行先試的改革任務,都是改革的重要試驗平臺。第二,承擔着通過改革試驗來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的任務。 總結以前這10多個試驗區取得的成效,研究試點過程中提出的新情況、新問題。另外要把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進一步充實和落實到試點地區中去,賦予它新的職能。這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下一步工作進展內容。 到現在爲止國務院已經先後批准了12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這些試驗區從主題上分可以分爲:開發開放的,比如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深圳市的、廈門市的、義烏市的;有統籌城鄉的,包括重慶、成都;有“兩型”社會建設的,包括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羣;有新型工業化道路探索的,包括瀋陽經濟區;有農業現代化的,包括黑龍江省的兩大平原;還有資源型經濟轉型的包括山西省。這些地區都是根據不同情況、針對不同任務開展的。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可以說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破解了不少改革的難題,積累了改革的經驗,激發了試點地區的經濟活力,爲發展釋放出廣闊的空間,促進了結構調整,加快了經濟轉型,同時也加快了社會建設、提高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下一步還是要按照中央關於改革的總體要求,把握相關地方的實際需要,瞄準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來做好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點工作。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