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2日 06:54 自貿區新版“負面清單”對外資進入製造業領域進一步放開,外資未來將被允許以獨資的形式從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設計、製造和維修等。 昨天,上海市政府正式發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4年修訂)》。與2013版的“負面清單”相比,新版“負面清單”進行了大幅度的“瘦身”,共縮減特別管理措施51條。特別管理措施總數由190條調整爲139條,調整率達26.8%。 據悉,在縮減的51條特別管理措施中,實質性取消的有14條,因對內外資均有限制而不再針對外資單獨列出的有14條,因分類調整而減少的有23條。此外,還有19條特別管理措施進行了實質性的放寬。 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新版“負面清單”進一步提高了開放度和透明度,此外,對例如博彩業和色情業等內外資面臨同等限制的領域不再單列也符合國際通行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負面清單”在製造業上的放開力度明顯加大。14條取消的管理措施中,有7條涉及製造業,在19條放寬的管理措施中,涉及製造業的有9條,幾乎都佔到了半壁江山。 未來,外資將被允許以獨資的形式從事豪華郵輪、遊艇的設計,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設計、製造和維修,投資高速鐵路、鐵路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配套服務設備的研發等。 “製造業對外資開放有利於營造更高水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顧軍說。此外,戴海波也反覆強調,自貿區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將製造業的總部、研發與設計部門放在自貿區內是十分合適的。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表示,新版“負面清單”的調整中,高端製造業的放開力度明顯有所上升。“這既符合國家要求製造業升級換代的產業政策,也是高鐵、航空、航天等領域實現進口替代的需要。”林採宜說。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管理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的放開也爲高端製造業做好了配套準備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自貿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245家,其中通過備案方式設立的企業有1136家,佔比91.2%。“負面清單”之外的外資企業備案當場即可完成,比原先平均8天左右的時間大大縮短。 據悉,已有外商就新版“負面清單”中新放開的領域與自貿區管委會進行接洽。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