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8日 08:31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雖然具有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但耕地大面積減少,主要是發生在我國出臺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以後。 17日,浙江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發佈《非傳統安全藍皮書:中國非傳統安全研究報告(2013~2014)》。報告稱,我國耕地大面積減少。 國土資源部統計顯示,1996~2005年,我國年均減少耕地1200萬畝;“十一五”期間,全國大規模推進土地整治,2007年耕地減少61萬畝,2008年減少29萬畝,2009年起則開始實現耕地淨增加。 上述藍皮書舉例說,地方政府根據土地開發和復墾新增加的耕地面積給予一定比例的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就容易導致建設用地規模擴大。由此也產生耕地保護目標的異化。2011年公佈的全國農用地分等結果顯示,全國耕地優、高等地仍僅佔耕地總面積的33%,平均等別僅處於中等水平,旱地比例超過一半,水田僅爲26%。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8)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