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給子孫留下怎樣的空間交代(之一)
 
  
    2014年05月19日 06:14
    
      中國兩個最重要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和上海,正爲明天規劃藍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已開始修編,上海新一輪以2040年爲期限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已經啓動。在這樣的時空跨度下做規劃,相當於這個時代要給兒女子孫留一個空間交代。 
      不斷重修城市“總規”(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後這是第七次修編),反映出中國城市發展之快,原有的規劃變量和目標(如人口、人均GDP)總是提前實現,即使京滬這樣的特大城市仍在快速變遷,特大城市因此帶有新興城市“變化快過規劃”的特點。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2415萬人,而上一輪“總規”中,到2020年常住人口預計爲1850萬人。北京現在的“總規”,到2020年城市總人口要控制在1800萬,截至2013年常住人口已達2114.8萬人。 
      參數變了,規劃當然要改。 
      也有一些情況,變化之所以快過規劃,是因爲規劃的前瞻性不夠強。拿交通來說,東京的城市規劃在40多年前就確定哪裏要建路,哪裏將來要拓寬,以確保東京任何地方的行人都不會爲找公交車輛或爲車輛晚點而煩惱。在這個大規劃下,根據交通數據具體分析新路怎樣建、舊路怎樣改(一般十年會討論一次是否改建),定出新的小計劃,經城市規劃審查會審查通過後正式出臺新計劃,靈活調整市內交通。相比起來,我們的“總規”在總攬全局上往往預見性不夠。 
      另一面,變化快過規劃,並不是因爲規劃滯後,而是因爲不按規劃辦事,導致出現“變化”。比如,北京的望京地區變成“臥城”,是因爲不遵循當年的規劃,把規劃改來改去,一些工業、公建用地全部轉作住宅,造成望京已經建成和在建的建築多爲純居住社區。再加上道路格局不合理,大型商業及綜合服務設施嚴重缺乏,使得這個近35萬人居住的“新城”功能失調。 
      城市規劃是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具有最大和最久的外部性。只有走出GDP錦標賽背景下的城市外延擴張模式,切實意識到城市規劃的約束條件(如土地資源及綠色空間對人口及建設規模的制約、人口密度的制約、水資源的制約),迴歸以人爲本、內涵生長、集約高效的規劃思想,我們留給後代的空間纔是宜居空間、品質空間和高價值的空間。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9)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