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03日 08:42 5月宏觀數據顯示經濟略有反彈,但中微觀許多行業的需求和價格數據卻與宏觀數據改善並不匹配。爲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通過宏觀和中觀數據間的相互印證,我們認爲經濟反彈尚存懸疑,未來經濟回升仍有三大隱憂。 5月消費、投資和出口增速均小幅改善,工業增加值增速微升,顯示宏觀略回暖。但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財政稅收收入增速雙雙回落,反映經濟反彈的基礎並不牢固。 中觀數據表明實體經濟改善有限,消費的小幅改善較爲確定。社消、限額以上批零、百家、50家零售企業數據均顯示5月增速略有回升。基建大幅擡升令5月單月投資增速微幅反彈。然而,水泥、挖掘機、重卡和粗鋼等中觀數據卻很難找到投資反彈的證據。剔除香港的出口增速,5月略低於4月,但稍好於一季度,顯示出口實際並無多大改觀。反映外需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近期拐頭向下,而今年波羅的海航運指數(BDI)大跌,顯示中國內需低迷。 宏觀數據略改善,但價格仍萎靡不振,緣於庫存偏高。受國際油價上漲所帶動,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環比略回升。但受國內因素影響,大多工業品價格依然萎靡不振。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持續走高、庫銷比達近幾年高點,顯示當前整體庫存狀況不容樂觀,較去年同期差。中觀行業中,下游地產、家電、紡織服裝、中游水泥和機械、上游煤炭庫存高企,差於去年。 我們認爲,未來經濟繼續回升存在三大隱憂。 隱憂一:去年三季度高基數效應。6月下旬的發電耗煤增速已經出現跳水。假設2014年下半年各旬發電環比爲2008-2013年間均值水平,根據模擬,今年7、8月的發電增速將大幅回落,7月將降至4.8%,8月更進一步降至4.3%。 隱憂二:庫存偏高壓制供需改善。當前庫存壓力高於去年同期,在需求未能顯著拉昇的情況下,供需偏弱的格局很難打破,成爲近期價格跌跌不休的主因。即使經濟短期脈衝而推動補庫存,持續時間也短,幅度也較去年同期弱。 隱憂三:地產低迷易令反彈夭折。雖然微刺激加碼投資、定向寬鬆等政策頻出,但6月地產銷量降幅仍在擴大,預示下半年中上游需求不容樂觀。 綜合看,除非政府進一步加碼投資項目,開閘放水解決投資資金來源問題,否則經濟反彈的持續性較弱,反而容易衰竭。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0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