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穩步發展需“有爲之手”發力
 
  
    2014年05月14日 08:01
    
      新“國九條”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規範透明、穩健高效、開放包容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目標,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而在改革和發展的進程中離不開政府有爲。 
      “有爲”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一定有不同的內涵。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營造資本市場良好發展環境”。這其中,不僅包括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在現有基礎上加強登記、結算、託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應急能力等“硬件措施”;更包括統一的證券期貨監管體系建設、完善市場誠信監管制度、統籌研究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等“軟件措施”,以盤活資本市場各方面資源,實現服務實體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 
      投資者是“立市之本”,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應貫穿於資本市場各項建設始終。來自中證登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有63.39%的股票賬戶在過去一年中不曾參與交易。投資活躍度“降至冰點”折射出市場層面存在缺陷。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健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完善公衆公司中小投資者投票和表決機制,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和投資者損害賠償救濟機制。從中,投資者可以看到政府通過完善法規、加強執法來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 
      新“國九條”一方面設定了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時間表,創新不拖沓;另一方面明確了政府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市場發展環境等配套工程中的主要任務,改革有步驟,同時強調“強化風險防範,始終把風險監測、預警和處置貫穿於市場創新發展全過程,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基本原則,爲市場化改革設定了方向和框架。在此框架下,做好市場頂層設計,增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針對性、協同性,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節奏和市場承受程度,才能維護我國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4)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