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穩增長的同時需要積極調結構
 
  
    2014年06月20日 07:57
    
      近日公佈的70個城市房價的變動情況顯示,有35個城市環比下降。同時,也有觀點指出,一些一線城市的房價下跌預期正在形成。各方都在關注和討論着房價走勢。
      林毅夫教授最近指出了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現象:近年的經濟增速放緩,不只發生在中國,而是在全球普遍存在。他認爲這是由共同的外部因素所導致。但我們認爲,同一個外部條件(外因)引發不同經濟體相似的反應,一定是因爲這些經濟體有着相似的內部結構(內因)。
      很多經濟體具有相似的內部結構,是因爲他們都接受了西方發達國家大力推銷的一些理念。通過華盛頓共識,我們可以總結出其中的一些主要理念: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削減公共福利開支、放鬆政府管制、國有企業私有化。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新興發達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植入了這些“基因”。這些“基因”一度使經濟體具有某些發展優勢,但也使經濟體在面對惡劣環境時很脆弱。
      貿易自由化誘使一些經濟體過於依賴外貿,造成全球經濟失衡,其危害已得到廣泛認識。相比之下,金融自由化的危害更大,卻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金融自由化主要通過兩條路徑危害經濟,一是國際資本流動造成衝擊,二是金融創新推動房價上漲。
      近年中國房價漲得太快,已對經濟結構造成了一定的扭曲。而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近日,IMF副總裁朱民在德國央行發表演講,他指出,全球高房價在威脅經濟穩定。IMF分析了23個經歷住房市場和信貸市場“雙繁榮”的國家,其中21個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GDP增長率大幅下降。危機後,一些國家的住房價格漲幅只是稍有放緩,目前還在繼續上漲。
      高房價是全球普遍現象,這與金融自由化理念密切相關,住房市場繁榮一般都伴隨着信貸市場繁榮。中國對待金融自由化非常謹慎,但仍然沒能阻止金融業以遠遠快於實體經濟的速度發展,金融業從業人員的工資水平遠高於其他行業。這本身就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與房價的快速上漲相互促進,又導致了更多的結構性問題,如中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超前發展,而製造業發展滯後。
      房價的快速上漲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人們應該還能記得中國加入WTO前夕流行的一個小笑話:一箇中國老太太和一個外國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國老太太說,我終於在死之前買了一個房子。外國老太太說,我終於在死之前還清了住房貸款。從那以後,房貸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房價在2004年之後進入了快速上漲週期。應該說,購房者通過房貸獲得金融支持,基本上是合理而且必要的,中國沒有出現美國次貸那樣的情況,金融業發揮了積極但審慎的作用。但是,各種金融創新爲開發商和融資平臺提供了大量資金,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來,吹大房地產泡沫。201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爲10.1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8萬億元,這是2013年房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
      透過高房價,我們看到了金融自由化的一些不利影響。在穩增長的同時,重思金融自由化理念、約束金融過度創新,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前提之一。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0)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