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2日 07:29 最新數據顯示,福利企業一度盛行的湖北省黃石市,現今只剩下48家,難以擔負起安置符合條件殘疾人就業的重任。而上世紀90年代中期,黃石福利企業曾達200餘家,可安置6000多名殘疾職工。 所謂福利企業,就是主要爲殘疾人提供就業渠道的企業。通過福利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既滿足了殘疾人羣體及其家庭增加生活出路的實際需要,又可爲政府節省大量的財政支出,體現了全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和愛護。 如此一舉多得的慈善事業爲何得不到良性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經濟大氣候的影響;二是國家退稅政策標準偏低,目前仍執行的是2007年每名殘疾職工3.5萬元的增值稅退稅標準;三是用人成本提高,導致了福利企業的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直至難以爲繼。 筆者以爲,要讓福利企業更好地發展,也應讓福利企業享受相應的“福利”,得到政策性扶持。比如適當提高退稅標準;對於部分小微福利企業產品市場前景較好的,金融部門提供信貸支持;政府採購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福利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等。唯有給福利企業以“福利”,福利企業才能爲殘疾人謀得更多更好的福利。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2)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