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5日 06:38 一邊是土地資源瓶頸凸顯,一邊卻是不少產業用地遭遇低效利用、甚至閒置。盤活這些土地,勢在必行。一些地方已制定政策,鼓勵和規範並舉,盤活存量土地,並嚴防炒房、炒地。有業內人士提出,應完善激活存量土地的引導及倒逼機制,增強土地利用政策的剛性約束力。 存量工業土地盤活難 記者在上海郊區採訪瞭解到,雖然近年來土地指標越來越緊,但一些地區仍面臨供后土地低效利用甚至閒置的情形。一些企業從事實體生產意願不強,更看重廠房出租或土地升值帶來的收益。上海遠郊一個鄉鎮目前共有15家企業存在土地“批而少用”的情況。一家電腦機繡有限公司佔地165畝,實際使用40畝,廠房建成以來一直空置。公司負責人坦言,正等待時機將土地高價轉讓,“土地的收益不知要比經營高多少倍”。 基層政府盤活存量土地的主動性、積極性雖然明顯增強,但缺乏具體的法律依據和長效性的約束懲罰機制。奉賢區南橋鎮一位負責人說,一旦土地出讓,產權就歸屬企業,目前沒有足夠的法律法規支撐地方政府去推動企業進行“二次開發”,而依靠行政手段也不可持續。 單靠一些企業和基層政府的力量,難以實現土地再度利用。奉賢區政協近期調研發現,不少傳統工業企業需要依靠技術改造提升土地畝均效益,但受內外部經濟環境影響,經營陷入困境,融資成本過高,難以加大投入;而對基層政府來說,如回購存量土地,要在出讓金、搬遷、停產、職工安置等各方面進行補償,數額巨大,光靠鄉鎮一級財力無法承擔。 更注重找“發展增量” 雖然面臨不少困難,一些地方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意識不斷提高,更加註重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存量土地的開發利用正有序推進。 記者近日隨上海奉賢區政協調研瞭解到,該區南橋鎮一家機械企業因行業不景氣而關閉,土地被政府回購後出租給一外資企業,這幅58畝的產業用地,去年完成的產值和稅收分別達到8.2億元和7635萬元。 奉賢區青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裏先後調整了54個高能耗、低產能項目,涉及土地面積近2000畝。盤活土地後引進了亞馬遜、中聯重科等企業,效益提升明顯。 記者瞭解到,上海加大了出讓後工業用地的專項清理力度。經清理,上海共處置逾期未開工地塊87幅、約293公頃,工業用地逾期未開工率從24%降低到6%。 需採取更多“硬招數” 不少業內人士提出,存量土地盤活利用,事關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乃至區域整體轉型的大局,必須拿出“硬招數”,引導扶持和倒逼約束雙管齊下,紮實有序推進。 應出臺相應的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明確政府、企業在土地二次開發、盤活利用中各自的權責,提供足夠的法律支持,並進行相應的規範約束。在此過程中,應對轉讓方式、物業持有比例等作出限定,防止土地利用異化爲囤地炒地;而對基層政府,應將新增供應指標與存量盤活情況掛鉤,體現倒逼。 其次,創建更多抓手、凝聚合力。一些基層政府部門人士建議,加強土地出讓合同管理,實行彈性年期出讓,並對出讓後的開發產出情況進行全過程監控評估,建立退出機制。此外,通過差別電價、水價、稅收等措施形成更多“硬約束”。 再如,對致力於轉型升級、提高效益的地方政府及企業予以引導鼓勵。比如在開發機制、增值收益分配、規劃等方面建立利益調整機制,同時加快相應的行政審批改革,提高效率。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