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5日 07:41 “全國水環境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在4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水環境質量非常不容樂觀,全國地表水總體輕度污染;在全國4778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較差和極差水質的比例高達59.6%。 李幹傑指出,環保部下一步將抓緊制定出臺《水污染防治條例》,目前仍在協調並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力爭儘快呈報國務院審議。同時環保部將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啓動重點地區地下水污染修復。 李幹傑說,目前我國水污染情況,至少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就整個地表水而言,現在受到嚴重污染的劣V類水體所佔比例比較高,總體上來講,全國是10%左右。第二,流經城鎮的一些河段,城鄉結合部的一些溝渠塘壩污染普遍比較重,並且由於受到有機物污染,所以黑臭的水體比較多,影響羣衆多,公衆關注度高,不滿意度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涉及飲水安全的水環境突發事件數量依然不少。這幾年每年都有十幾起,今年前5個月又發生5起。 根據中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由高至低依次劃分爲I-V共五類,水質低於V類的歸爲劣V類水。而環保部4號公佈的《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3年長江、黃河、珠江、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等十大水系的國控斷面中,Ⅳ-Ⅴ類水質以及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高達19.3%和9.0%,即有近三成達不到生活飲用水標準,也不適於水產養殖和游泳。 全國來看,除了珠江、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質爲優,長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外,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爲輕度污染,海河爲中度污染。在監測營養狀態的61個湖泊(水庫)中,富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佔27.8%。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李幹傑指出,儘管生態環境保護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是實際上,全國環境質量狀況有所改善。數據顯示,今年十大流域好於III類水質斷面比例是71.7%。IV、V類是19.3%,劣V類是9%,相對於2012年、2011年都有所改善。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5)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