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物流業規劃首選降成本
 
  
    2014年06月12日 02:19
    
      一頭連接生產,一頭連着消費——現代物流業是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中間鏈條,已經成爲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確定12項重點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升物流業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水平,提高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 
      作爲這項規劃的參與制訂者之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賀登才介紹,2012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編制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這是2009年出臺的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延續。規劃從行政審批、投資體制、稅收制度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向有利於物流長期發展的方向改革。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當前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要突出重點。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二要推動物流企業規模化。三要改善物流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改進物流配送車輛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決突出的“卡脖子”問題,提升物流體系綜合能力,服務和聯通千百萬企業,方便和豐富廣大羣衆的多彩生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王慧敏表示,近些年我國物流業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行業規模、服務能力都顯著提升,物流業已成爲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據介紹,近幾年我國物流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左右。2013年,全社會物流總額達198萬億元,是2005年的4倍;物流業增加值3.9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2.2倍。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長了8.6%,物流總費用增長8.1%,物流業增加值增長6.3%。 
      “但一些長期影響物流業發展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王慧敏說,我國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近年一直徘徊在18%左右,高於美、日、德9.5個百分點左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約6.5個百分點;市場競爭不夠規範,部分企業誠信缺失;企業盈利能力偏弱,偏低的利潤率將影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充分釋放十幾億人口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