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激發內生動力 培育優勢產業
 
  
    2014年06月16日 06:22
    
      產糧大縣要想發展經濟,關鍵還是要增強內生動力,真正念好“糧食經” 
      我國有13個糧食主產區、800個糧食生產大縣,生產的糧食佔全國總產量的75%以上,爲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是,產糧大縣多數戴着貧困縣的帽子,始終走不出“高產窮縣”的困境。產糧大縣要想發展經濟,除了依靠國家的利益補償發展糧食生產,關鍵還是要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從農業本身找出路,真正念好“糧食經”。 
      造成產糧大縣經濟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糧食種植效益低下,建立和完善產糧大縣利益補償機制,加大對產糧大縣政策扶持力度,是調動產糧大縣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的有效舉措,也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不過,僅僅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這種單一的資金渠道,很難解決糧食生產大縣的經濟發展問題。產糧大縣要想發展成爲經濟強縣,須在利用好國家補貼政策的同時,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從農業上找出路。要激發內生動力,把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 
      產糧大縣經濟發展的短板是工業不強,經濟總量不足,經濟結構不合理。要想向經濟強縣轉型,必須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但是一定要選準工業化發展的路子。充分發揮農業比較資源優勢,要把與當地產業關聯度大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加工業作爲突破口,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與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新型城鎮化建設與農村產業佈局、人口布局統籌規劃,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要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大力發展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農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要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地方經濟區域佈局,引導糧食生產向規模化、專業化、優質化方向發展,培育區域農業優勢主導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產糧大縣承擔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在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過程中,要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爲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在此基礎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實現縣域經濟均衡發展,步履堅實地向經濟強縣轉型升級。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