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6日 04:23 【南腔晉調】無規則起碼提供了一種博弈的希望,而潛規則的指向則不容置疑:那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潛規則”一詞是學者吳思的發明,論其實質卻並不新鮮,小說裏寫的並不少。《紅樓夢》第十五回裏提到這麼一件事:張財主的女兒喚作金哥,已許配給原任長安守備(掌管分守城堡或者營務糧餉等事的官員)的兒子並收了聘禮。故事如果在這裏結束的話,不用現代的婚姻自由理念去苛求,這一段姻緣算是門當戶對,應是時人眼中的神仙眷侶了。可《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如若落入“郎才女貌”的俗套,那絕不是曹雪芹的風格。 於是,金哥去廟裏進香時被貴二代李衙內看上,非她不娶,任你財主家說已有人家也不行。此時,李衙內不自覺地開始運用潛規則,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什麼你情我願,什麼“原貴二代守備的公子”,統統都要靠邊站。凡是比潛規則稍微合理一些的東西,在潛規則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張家左右爲難之際,屋漏偏遭連夜雨:原任守備自認不是尋常人家,不願做縮頭烏龜,不但對張財主進行人身侮辱,對其“作踐辱罵”,還告狀打起了官司。貌似守備一家要尋求司法公正,實則不然。原任守備在爭取自家權益的時候,也進行了精確的考量,李衙內是萬萬惹不起的,只有給張財主扣個帽子:一個女兒許幾家。就這樣,好端端的一個姻緣被拉進了一灘渾水。守備家惹不起李衙內,讓財主背黑鍋,將皮球踢給官府的本事還是有的。 張財主算是冤到家了!但光生氣沒有用的,社會上行走靠的是力量。畢竟是有錢人家,生氣之餘也沒有自亂陣腳,他採取了非常符合潛規則的一個措施:上京尋門路,託關係走後門,決意退掉聘禮。張家雖然委屈,但也沒少算計:嫁給現任衙內還是划算的,況且原任守備無情在先,莫怪我張財主無義了。 張財主輾轉找到了昔日贊助過的一位尼姑,這尼姑眼下正在京裏的饅頭庵裏主事,因此和王熙鳳搭上了關係。熙鳳果然是個爽利人,以三千兩銀子的一口價了結了此事:假託賈璉去信給長安節度使雲光,雲光以前多得賈府的照應,於是一句話下去,守備忍氣吞聲收回了聘禮。《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森判斷葫蘆案》裏提到的“護官符”(即“賈不假,白玉爲堂金作馬”云云)在本回書裏又一次發揮了威力。 事情到此還沒完,《紅樓夢》繼續着它的偉大,寫完了世事之後寫人性和愛情。金哥追求愛情自由,眼見嫁不得如意郎君,自縊身死;守備之子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投河殉情。潛規則害死人!我們試着捯飭一下事件的前因後果,故事裏所涉各色人等,就這兩個年輕人充滿了人性的可愛之處,可就事件的發展來看,卻自始自終愣沒兩人什麼事。本應是愛情做主的地方,卻和愛情沒有一毛錢關係,反倒演變成財主家父母、李衙內、守備一家、賈家的權勢和財富的競賽,最後以賈家完勝而告終:王熙鳳白白從中擠出了三千兩白花花的銀子。不受控制的權力,似一劑毒藥,由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而注射,最終受害的卻是最不應相關的兩個年輕人。從潛規則來看,這是再自然不過了,可一想到兩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無聲無息,就叫人難過得喘不過氣來。 潛規則的害處甚於無規則,“無規則”起碼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博弈的希望,好壞還在兩說,而潛規則的指向則不容置疑:那就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說過: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從曹雪芹描述金哥和守備之子間愛情悲劇的功力來看,《紅樓夢》是合格的。 閻崇年講清史,講的多是帝王將相的英武神功,開疆拓土。那麼那些正史中的帝王建立起來的王朝之下,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生活的如何,不是閻老不想講,而是所謂的正史並不屑於講這些東西。要了解這類生活風景,看小說比看歷史更靠譜。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6)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