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深圳獲批自主創新示範區 打造全城創新生態體系
 
  
    2014年06月06日 07:49
    
      全國首個以城市爲基本單元的自主創新示範區花落深圳。
      6月4日,深圳市長許勤在該市常務會議上透露,國務院已批覆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自中共十八大之後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同時也是首個以城市爲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獲批自主創新示範區後,對深圳整體的轉型升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將深圳的整體經濟提升到一個質量和標準的水平,深圳經濟的內涵會發生變化。”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新興產業貢獻過半
      國務院的批覆提出,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總面積397平方公里,範圍覆蓋了深圳全市十個區、新區的共66個園區,總面積超過原深圳經濟特區。
      根據批覆,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除了享受國務院批准的中關村科技園區先行先試的各項政策以及配套措施以外,國務院還支持深圳結合自身特點,在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建設新型科研機構、深港經濟科技合作新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
      在深圳之前,國務院已經批覆建設了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不過,此次深圳獲批有着明顯不同意義。
      “之前的自主創新型示範區都是在一個開發區內,深圳現在覆蓋全市,更加體現出深圳是一個創新的生態體系,與整個城市的創新體系有很大關係,它涵蓋了整個產業鏈條,包括科技、金融、社會等等。”郭萬達表示。
      而事實上,自主創新已經成爲深圳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據深圳市市長許勤透露,2013年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規模達1.63萬億元,增長19.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創新已逐步成爲深圳經濟升級版的一個驅動力。
      “深圳原來更多的發展是外向型,進出口佔GDP總量曾一度高達300%,而去年下降到200%,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又雙雙下降。這些都說明靠外向型來拉動經濟要進行轉變,發展國內市場,使得經濟發展驅動力間更加平衡合理。”郭萬達表示。
      六個“90%”現象
      早在2013年,深圳就提出“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許勤進一步提出“質量型增長特徵更加鮮明”、“創新驅動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從全國範圍來看,深圳在科技創新資源上不是最好的,無論研究院、設計院等科研機構,還是大學都不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鄭新立在評價中國發明專利的申請量時表示,深圳形成了包容和鼓勵創新的文化。
      以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爲例,2013年中國連續兩年的申請量居世界第一位,國際專利的申請量也在大幅度增長,而其中深圳市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佔到全國專利申請量的47%。
      具體到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2013年深圳獨佔五個席位,華爲、中興、比亞迪以及海洋王照明等明星企業紛紛上榜,其中,華爲和中興分別以2251項和1448項專利授權的數量,排在當年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一、第三位。
      “深圳的創新更加市場化”,郭萬達表示,這是深圳不同於其他地區的主要原因。深圳的投資界,有六個“90%”現象,即90%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來源於企業、90%的專利生產於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
      鄭新立認爲,正是這種企業之間充分市場化的競爭,成就了深圳與衆不同的競爭機制和競爭環境。譬如在深圳成長起來的華爲、中興兩家從事通信行業的企業,雖然互爲對手,但正是通過市場競爭,激發了其內部的創新能力。
      郭萬達則表示,深圳有專利技術研發能力的大公司和一批微小企業之間市場的合作行爲,以及衆多PE/VC的活躍,也是深圳創新能夠持續的重要原因。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