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0日 03:51 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昨日聯合發佈《關於印發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標誌着海洋工程將成爲今年我國力推高端製造業的重要着力點。業界預測,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仍將保持活躍,特別是浮式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前景相對樂觀。 2008年的國際經濟危機,令造船業受到強大沖擊。業內普遍認爲,2013年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航運市場最低迷的一年。爲尋找出路,目前很多船企紛紛轉向海洋工程市場。 據統計,2013年中國海工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承接各類海洋工程訂單超過180億美元,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29.5%,比2012年提高16個百分點,居世界第二。新接各類海洋工程平臺61座和一艘鑽井船,其中自升式鑽井平臺49座,佔世界總量一半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着中國海洋戰略的加快推進,2014年海工裝備市場將會依然活躍,但是由於不少造船廠轉投海工,因此還需理性進入,規避產能過剩風險,提高技術水平。 記者注意到,《通知》開篇即指出,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是當前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爲此,實施方案提出了主要任務,包括加快主力裝備系列化研發,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加強新型海洋工程裝備開發,提升設計建造能力等。而支持自主研發成爲重中之重。 其中,在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要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着力攻克關鍵技術,加強技術標準制定,注重研發全過程的知識產權分析,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擴大國際市場佔有率。 值得關注提,實施方案提出,要根據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工程目標、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國際競爭環境,“海洋工程裝備工程”通過三個途徑組織實施,一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發展;二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應用示範;三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公共平臺建設。 另外,實施方案還提出,推動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產品的風險補償機制。即針對已經有銷售、有訂單、有用戶的首臺(套)產品,運用政府採購首購、訂購政策積極予以支持。引導企業建立首臺(套)產品投保機制。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0)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