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海關總署穩外貿“20條”
 
  
    2014年05月26日 08:12
    
      
      繼國務院公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後,海關總署也於5月23日發佈相關措施,爲外貿發展提供更爲細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
      海關總署公佈《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共計20條,涵蓋促進改革、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完善外貿環境四部分。
      根據《措施》,海關總署將於今年8月對4月底在上海自貿區陸續推出14項創新制度進行總結並研究可複製可推廣適用範圍,此外,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將加快推開。
      其中,海關總署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通過搭建“一中心、四平臺”的方式,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津雙城聯動發展。
      海關總署研究室副主任李魁文說,這項改革將於7月1日起先在北京、天津兩個海關實施,計劃在10月份前後擴大到石家莊海關,實現京津冀海關通關的一體化建設。今年年內,海關總署還將力爭把這種模式再擴大到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區。
      李魁文認爲,在各項改革中,全面啓動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是海關改革一大亮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京津冀地區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6100多億美元,約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4.7%,實現通關一體化之後,三地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申報的海關,實現“三地通關,如同一關”,節省通關時間和物流成本。
      針對自貿區的制度創新設計,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苗躍學表示,海關總署計劃從今年8月份開始,對試點進行階段總結,按照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可行有效、風險可控的原則,分層面推廣實施各項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釋放改革紅利,讓更多企業受益。
      此外,根據《措施》,海關總署將積極支持擴進口穩出口,優化稅收徵管,推進自貿區戰略,並進一步規範進出口環節經營性服務和收費,配合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輕外貿企業負擔。
      在營造良好的貿易環境方面,海關總署將推進簡政放權、支持新型貿易平臺發展、完善海關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引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強統計分析和統計服務、深化海關國際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等7項措施。
      今年前4個月,中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4.8%,進口下降了1.2%,海關總署統計司副巡視員黃國華說,這一局面是除了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以外,近十多年來首次出現的。
      黃國華認爲,中國外貿目前面臨制造業向周邊國家轉移加快、勞動力成本提升、對外投資降溫和結構調整等挑戰,但同時也有系列政策支持、主要經濟體復甦、人民幣貶值和質量效益提升等機遇。
      黃國華說,隨着去年高基數因素的減弱,再加上近期國務院和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支持外貿穩增長的措施逐漸得到落實,中國進出口將恢復增長,進入到一個比較平穩的溫和增長階段。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26)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