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滬土地將按產業生命週期管理
 
  
    2014年05月15日 07:44
    
      
      5月14日,上海發佈了上海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下稱“二次調查”)的主要數據成果。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陳華文表示,“二次調查”的成果將作爲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修的依據。
      根據“二次調查”的成果,目前上海市人均耕地僅爲0.12畝,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1/12(全國人均耕地爲1.52畝)。而上海市的建築用地總規模已超過全市陸域面積的40%,高於大倫敦、大巴黎、東京圈等國際大都市。
      在此前舉行的上海第六次規劃土地會議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稱,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經明確要求規土局,建設用地規模必須只減不增、必須“負增長”,“零增長也不行,這是對上海負責”。
      此後上海規土局公佈的2014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顯示,上海201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全年僅700公頃,爲5年來最低。
      陳文華解釋,根據第六次土地規劃會議的明確要求,上海要鎖定3226平方公里的總量,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遞減。
      “遞減以後當然各類用地都要受到影響,包括住宅。”陳文華說,但總體來說,會保障基礎設施用地、重大產業用地(先進製造業),包括保障性配套,“所以,還不能簡單地說住宅用地減少。”
      陳文華稱,目前上海對土地政策是考慮按照產業生命週期的要求對土地進行管理。在工業方面,全生命週期從投產到淘汰產能大概15年的生命週期,“在這次土地政策裏面明確工業用地出讓是20年,將來還有很好的產業潛力繼續續期,沒有的就及時調整,這樣有利於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而對於以往已經獲得40年、50年開發權的土地,包括商業,則要促進轉型功能。“比如說規模比較大,鼓勵在符合規劃的情況下,鼓勵自主的進行調整。”
      對於此前頗受關注的上海自貿區土地二次開發的問題,陳文華表示自貿區可以根據關於本市盤活工業用地的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通過編制存量工業用地轉型規劃和轉型區的規劃,以及存量轉型的年度實施計劃,有序的引導和協調推進盤活項目的實施。
      根據上述辦法的相關規定,上海的土地轉型將分爲區域整體轉型和有條件零星盤活兩種。
      其中,區域整體轉型的可以通過存量補地價方式實施整體轉型開發,整體轉型要求統籌區域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綠地等公益性建設,與經營性開發同步推進,確保實施轉型的區域整體性。
      而在有條件的零星盤活方面,對於未劃入整體轉型區域,並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工業用地,即規劃用途爲非住宅類的經營性用地、未納入舊城改造範圍內、權利主體單一且周邊無規劃開發建設用地並具備獨立開發條件、擬轉型發展項目具有明確的產業和功能,經區縣政府批准後,可以通過存量補地價方式實施自行開發。
      據瞭解,上海將自行開發的零星盤活限定在周邊均爲已建成或在建項目的存量工業用地,主要目的是既有利於促進實施整體轉型和土地收儲,又有利於“箱子地”的開發。
      上海方面在盤活過程中,做出了公益性責任的要求。對於整體轉型項目,應優先保障公益性設施建設,然後進行經營性開發;對於零星盤活項目,應向政府無償提供不低於10%的建設用地用於公益性設施、公共綠地等建設,或無償提供15%的經營性物用於公益性用途。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5)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