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4日 02:25 中石油近日宣佈將剝離部分管道資產,由此打響了自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令槍。13日,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外專家均表示能源領域未來將成爲首要開放的重地。隨着投資主體多元化改革的深入,民間資本也將接力穩增長的“重擔”。 上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下一步將推動油氣勘查、公用事業、水利、機場等領域擴大向社會資本開放。” 會議指出,“爲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讓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爲主導的領域。” 會議決定,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在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個符合規劃佈局要求、有利轉型升級的示範項目,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營運。 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到中石油“突如其來”地公開轉讓管道資產,改革速度之快可見一斑。而據記者瞭解,改革的醞釀討論並不倉促,而是早早未雨綢繆了。 目前來看,在投資多元化改革之路上,能源領域或將成爲首要開放重地。中石化與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央企中僅僅是一個開始。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中石油開放管道業務,是石油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下游向中游過度的標誌性事件。未來,在石油領域,改革還有望進一步向上游延伸,例如石油勘探開採的配套工作,包括機械裝備、配套物資等方面,現在還是石油系統自己做,未來有望進一步向社會資本開放。”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80個示範項目中,中石油已率先破局油氣管網領域改革,下一步最值得期待的是鐵路、公路建設領域的開放,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目前,鐵路、公路領域的改革正在緊張運作之中,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陸續推出一批改革項目。”李錦表示,“鐵路、公路建設領域改革因其市場規模巨大、進入門檻較低等特點最受市場期盼,若向民資開放,預計市場空間將在萬億級以上。” 記者另外注意到,近期四川、江西、江蘇等地也紛紛出臺引導民資政策,鼓勵民資進入鐵路、污水處理、軌道交通等領域。民資接力國資的格局漸成。 對此,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各地密集推出鼓勵民資政策是爲了彌補財政支出的乏力。此前基建投資主要是地方政府,但由於投資回報期較長導致政府債高企。隨着經濟放緩,刺激經濟,鼓勵民資是絕佳選擇,既能解決資金問題,還能避免產能過剩、地方債等風險。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