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金融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樓市陷深度調整 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2014年06月19日 06:36
    
      國家統計局關於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的統計數據一發布,房地產市場的拐點論再次鋪天蓋地的襲來。
      有正在看房子的人面對不斷下降的房價,愈加不敢出手;有剛剛買房子的人,面對着看上去波動的房價,泰然自若,全然不在乎。正在觀望的人,認爲他們最有發言權,因爲他們正在切身感受着市場的冷暖,他們認爲,或許等一等,還有更“實惠”的價格馬上出現。而已經買房子的人則認爲,對於房子這種不動產,5萬元、10萬元的波動並不需要太放在心上,房價終究還會上漲的。
      那麼,到底誰的感受更具有說服力呢?也就是說,站在現在這個十字路口上,房價究竟是向左走,繼續走高呢,還是向右走,房價拐點已經出現?
      真實的市場或許不是一兩句話,一兩個數據就可以說得清楚。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四大城市中僅北京房價環比微升0.2%,廣州與上月持平,上海則環比下跌0.3%,深圳下跌0.2%。不過,上海易居研究院此前發佈最新數據稱,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爲2307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3.7%,同比上漲10.6%。
      近日,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樓市雖然成交量有所下滑,銷售速度減慢,但多數樓盤並未做出實質性的大幅降價決策,尤其老項目的新一期房源,與上一期房源開盤價格持平或者小幅上漲是其主流的定價策略。同時,轟動一時的“零首付”賣房銷售行爲也已經取消。
      樓市數據打架,並不是現在纔有。統計數據的下滑,並不一定能真實表達人們對冷熱不均的市場的感受,同樣,統計數據的上揚,也不一定能準確描述出人們對市場快速升溫的詫異。
      當前的自住性需求量仍舊很大,但政府所能提供的保障類政策住房是有限的,這就意味着,更多的需求還將轉向商品住宅市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2014年全國24歲到28歲的年輕人達1.2億,其中約8000萬人在城鎮居住,這部分人是婚房需求的主體。同時,39歲到49歲的高儲蓄率人口有2.2億,他們是改善性住房的主體。
      今年樓市由於種種原因註定是一個調整之年,但是如果由此斷定樓市即將發生崩盤,出現斷崖式下跌,這樣的結論言過其實。市場對於真摔假摔聲音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產市場正在深度調整。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19)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