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3日 02:14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多次表示,做好政策儲備,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意味着,在繼續堅持“不放水”、保持政策定力的前提下,爲了給“調結構”的戰略機遇期留足空間和時間,需要對前期過緊的政策做出適時適度的調整。 目前,樓市在銷售端和生產端的疲軟問題相當嚴重。銷售端疲軟表現在今年以來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出現同比30%-50%的下滑。生產端疲軟主要表現在開發企業主動收縮戰線(拿地和新開工)以保資金鍊。1-4月份,開發企業土地購置同比下滑7.9%,連續四個月下滑,前4個月房企新開工面積更是同比下滑22.1%。另外,基建投資告別大規模鋪開的階段,進入“精準發力”和提高“帶動性”的階段,若與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形成疊加,固定資產投資難以維持穩定。 當前樓市政策收緊存在“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的結構性失調問題。例如,對於首套住房貸款、住房貸款的按時足額撥付、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貸款的定向支持等,樓市金融緊縮政策照顧得不夠,也需要適時適度預調微調。470萬套棚戶區改造任務的提出、房企再融資開閘、開發性金融支持政策等,都屬於樓市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的內容,重點在於糾正當前樓市政策結構性失調的問題。 從5月份樓市的表現來看,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還是起到了積極的效果。5月份前兩個月的樓市成交了還不太理想,但後兩週的樓市成交量開始趨於回升。CREIS中指數據顯示,42個城市成交量在5月第三週(5.19日-5.25日)環比回升6%,一、二、三線城市分別回升3%、3%和18%。5月第四周(5.26日-5.31日)的改觀更明顯,此前一直比較疲軟的重點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銷售開始向好,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和武漢等重點城市共推盤16個,整體去化良好。 隨着房貸緊縮政策見底,再加上開發商降價跑量、調整產品結構以保資金鍊,地方政府也採取各種手段降低購房成本,新增住房供應不管在產品類型上,還是價格上,與市場有效需求的匹配性越來越高,需求端轉暖的趨勢開始顯現。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北京、杭州等前期新房成交量下跌最大的兩個城市,出現了止跌趨穩的態勢。5月份預計樓市成交量將會保持低位企穩的態勢,未來漸進回升的通道或將已經打開。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03)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