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4日 08:34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參加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代表。他說:“我們要用大批的技術人才作爲支撐,讓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升級爲‘優質製造’。” 李克強指出,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會的行業。要把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教育培訓相融合,通過改革的方式辦好、辦大職業教育,促進充分就業,實現中國經濟的提質增效升級。 李克強開宗明義指出,中國的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的技能人才,爲國家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我國在校職業院校學生約有3000萬人,每年有1000萬左右的職校學生畢業,平均就業率都能保證在90%以上。”李克強說,“僅此一項數據足以表明,社會需要大批經過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人才。”李克強說,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換擋升級的中高速增長時期,要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必須推動中國經濟向全球產業價值鏈中高端升級。 “這種升級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讓我們享譽全球的‘中國製造’,從‘合格製造’變成‘優質製造’、‘精品製造’,而且還要補上服務業的短板。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爲支撐。”他說。 李克強指出,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用改革辦法辦好辦大職業教育,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既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也要採取購買服務等多種辦法,調動企業、社會多方面的力量。”他說,“要真正做到校企結合、產教融合,使更多社會力量都能進入職業教育當中。”李克強指出,對於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過程中創造的新鮮經驗,要注意總結髮揚推廣、形成政策,使職業教育真正遍地開花,把職業學校真正做強做大。
|
|
|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6-24)
|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