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3日 15:54 週三上午,大智慧通訊社從接近國土資源部的權威人士處獲悉,《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審議通過之後,國土部會根據《意見》成立工作小組,確定試點內容以及試點細則,試點城市會在現有基礎擴大,但規模以及具體城市選取還在博弈中。試點工作開展以後,《土地管理法》等相應修法工作步伐也會加快。 該人士表示,最初是計劃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分開起草方案的,後來要求合併才誕生了這個總體方案。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基本上限定了農村土地歸村集體所有,不會解除“小產權房”禁令,並且農業用地性質也不會轉變爲工業用地或商業用地。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有全國已有22個城市省市正在進行宅基地改革試點,土地方面專家表示,各試點雖然情況不同但主要是以城鄉增減掛鉤的方式在推動,但騰退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標只能在縣域範圍內調劑使用,而且增減掛鉤項目一般是政府主導,無法真正激發市場參與的積極性。 徵地制度改革方面,國土部早在2001年就啓動了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南京市和蘇州市等5省(市)9市的徵地制度改革試點。2010年,啓動新一輪徵地制度改革,天津、唐山等11個城市納入試點。國土部參加徵地制度改革試點城市調研的工作人員介紹,徵地制度改革試點內容主要包括縮小徵地範圍、徵轉分離、安置補償標準制定等,要求各地在界定公益性非公益性建設用地、集體土地流轉、收益分配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