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料難上揚
 
  
    2014年05月12日 15:41
    
      大宗商品已經進入買方市場
      隨着一季度和4月份各項經濟指標的陸續披露,中國經濟下行態勢越發清晰。今年來,受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和房價預期輿論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一季度普遍大跌,至4月份,綜合商品指數纔有所回漲。胡俞越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風險仍然存在。胡俞越表示,有分析師認爲今年國家經濟“先抑後揚”,但他估計“揚不起來”,“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次增長階段,表現在PMI指數不振,企業家信心在下降,社會固定投資和出口的逐年下降等。儘管上個月的CPI只有1.8,但中國的M2已經達到了116萬億,通脹存在的潛在壓力非常大。”
      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隨之而來的是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胡俞越以黃金舉例,2000年中國黃金價格爲250美元,到2011年,黃金價格瘋漲到了1923美元,翻了將近七倍,但近日黃金價格已經跌到了1300美元以下,跌幅高達68%。
      一季度出口數據顯示,受到需求減緩的影響,大宗商品進口呈現“量增價跌”的局面,同時大宗商品仍面臨高庫存壓力。此外,大宗商品本身存在的產能過剩的現象仍然嚴重。胡俞越認爲,中國大宗商品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而全世界大宗商品已經進入了買方市場。
      用互聯網思維革新大宗商品市場
      兩年前,大宗商品價值大漲的時候,電子化交易是賣家說了算。胡俞越表示,大宗商品進入買方市場後,價格將開始由市場決定。“這也爲大宗商品進入互聯網提供了一個缺口”,他認爲,現在大宗商品交易需要藉助電子化交易模式來促進電子化的升級。
      目前,我國大部分交易所或者交易中心過多地關注交易價格,很少關注交割、物流、倉儲,大宗商品的電子化交易模式必將帶來物流的整合。胡俞越表示,這個整合不需要更多的存量,也不需要更多的增量投入,以現有的存量調整就可以帶來利益的增長點。
      另外,胡俞越認爲,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向下延伸,現貨市場向上延伸,在中間層次實現現貨與期貨對接、場內場外對接、境內境外對接。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5-12)
【關閉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